第372章迁都还朝(1 / 2)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

;lt;tent;gt;

当刘赟在得知了次子的美名后,是哈哈大笑。他知道张宁出身于江湖,而刘襄染了一身江湖气息倒也不足为虑。同时刘襄的性格极其像他,所以他找来了童飞,并让刘襄拜在了童飞的门下,学习武艺。而学识方面他却让刘襄拜在了朱儁的门下,尽得朱儁的兵法及儒学。

至于三子刘希,由于年纪还小,所以刘赟决定将三子和小女莺莺带在身边,自己教学。刘赟这一系列的安排,让不少的大臣们都意识到了什么。当卢植与蔡邕等人问他将来希望谁来继承他的位子时,刘赟笑了笑就说道:“我的继承人必须是一位能征善战、博学多才、治理天下的强者才行。我可以不管他是第几子,只要他能通过我的考验,那他就是我的继承人。帝王之心可以有仁政,但决不能有博爱。”

刘赟这最后一句话也是在告诉他们,你们把我大儿子给教歪了,我的继承人决不能是一位儒者。这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国家,而帝王也随时要保持一颗警惕之心,谁要是敢来犯我疆土,就要十倍百倍的还之。

同时我建立的大汉朝就是一个以武立国的天下,文人决不能在武人之上。而且文武还必须要分开,文人不能插手武事,而武将也决不能干涉内政,所以文臣武将得携手并进,共创我大汉朝的辉煌和永存。

当刘赟的意愿被文臣武将们知晓后,大多数的人都支持了他的做法。唯有卢植、蔡邕等老学究是摇头叹息道:“矫正朝纲,违背人常,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啊。看来我等确实老矣,已经跟不上下一代人的思路了,这可如何是好?”

说起来蔡邕等人还是希望长子刘新能继承帝位,所以才孜孜不倦地教导他学好儒学。可刘赟的一席话让他们多年的付出化为了乌有,这怎能让他们甘心呢。

而朱儁和郑玄等人则劝道:“子干兄、蔡翁,我等知道你们的用心良苦,但那位王爷可是在乱世中崛起的强者,又岂能让儒家思想独占鳌头呢。你看看他开办的书院,有哪样是为了儒学而采用的,他要的是百家争鸣的人才啊。而大汉崛起于秦皇的暴政,因此才得以平天下。但用儒学治国,得到的却是满目疮痍,子安有句话说的不错,绝对的权力酿成绝对的腐败,这真是警示名言啊。”

听到郑玄、朱儁等人的劝说后,卢植等人也意识到了公子新确实在走他们的老路,而刘赟是绝不会允许历史的重演的。当刘赟回到家里时,蔡琰也是在偷偷的抹泪,而刘赟知道蔡琰伤心的原因,所以就对她说道:“文姬,新儿的秉性是好的,但他却并不适合当帝王。如果真按伦理让他当上了帝王,那也是在害他,更害了天下的百姓。正所谓帝王之家无私事,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演变为国事,所以朕也被称作是寡人,孤家寡人的意思。一旦帝王偏信了臣子,那迟早也会变成一尊傀儡帝的,就如那先帝及桓帝一样,而苦的则是这天下的百姓。”

“那你将来如何对待新儿?”

“新儿得到了卢师及岳父的培养,三公九卿任由他挑选。”

刘赟此话一出,也算是绝了刘新成为帝王的梦想。他可是刘赟的长子啊,这让蔡琰又如何的甘心。而刘赟的坚决也使得蔡琰不知所措,当她找到自己的父亲蔡邕商量时,蔡邕立马就训斥她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敢议论国事,就算子安再宠你,也决不允许你干政,明白了吗?”

听到父亲的训斥后,蔡琰不得不收起了她的心思来。而此时的刘赟已经顾不上家里的事情了,当他将迁都的事情告诉给了父王和母妃后,刘康是摇着头就说道:“我不去雒阳,免得见了协儿会让我心软,等你什么时候登上了帝王之位后,我与你母再去雒阳城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