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夫42(1 / 2)

 观音寺,坐落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是商丘一座远近闻名的佛教道场,这里是商丘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和商丘市佛教文化中心。

观音寺始建于明、清,坐落在原张庄与朱集(商丘)之间,1930年毁于兵火。

1993年,慈亭法师回乡弘法,于商丘梁园区西郊新张庄(即今址)建房数十间,向政府注册讲学佛堂,1997年由于众多原因,慈亭法师南去,寺院颓废。应商丘居士之请,2000年少林寺弟子延洁法师到此住持,原寺院狭小,人流壅滞,大殿简陋,不利弘法。2005年以来,延洁法师多方募化筹措资金600余万元,购置用地,扩建寺院,并报经上级批准恢复商丘观音寺原称,2005年4月21日,因缘殊胜,隆重举行重建观音寺奠基法会,此后,旧建筑全部废去,依新图施工,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并建设有庄严的大雄宝殿、寮房、天王殿、山门等。

水峪寺,原属于少林寺下院,少林历代高僧大德修行养老之地、也是历史上少林寺的一个重要粮仓,曾储藏粮食于此,灾荒时救赈灾民。少林文化的重要载体,协同少林平日熬药制剂,济世救人。因故,水峪寺关于少林禅医的功德故事在周边流传至今。寺院历史上历经战乱,遭到多次毁坏,虽具少林下院之名,亦不为世人所知。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

新建少林寺下院水峪寺,乃落成于熊山之麓。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出资,购材异域,选料四海,十方护持,用时数年。

关于该寺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该寺原来就关于该寺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该寺原来就在告成镇的水峪村,故名水峪寺。因西天佛祖南海观音痴迷大熊山风景幽雅,林泉秀丽,可做道场,遂于当天晚上向村里的老百姓租借牲口,一夜之间将殿宇迁徙至大熊山下。笠日,天色大亮,饲养者发现牲口通身是汗。不胜惊异,众又发现水峪寺已无踪影,更为惊奇。当发现大熊山下的寺院和水峪寺一模一样时,方知寺院一夜之间向西南迁移了20里。所以这座寺院虽在徐庄镇的大熊山下,人们还习惯称其为水峪寺。

妙湛寺在昆明市官渡区官渡镇螺峰村内,为官渡“六寺之首“,其地原为滇池之一部分,地面下螺壳累积,故妙湛寺亦称螺峰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古镇的中央。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云南镇守太监罗圭大事恢廓,于山门内建密檐式砖塔二座,同时又于山门外中轴线上,建金刚宝座式石塔一座,即金刚塔。1996年国务院公布金刚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湛寺金刚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穿心塔“,坐落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东郊的官渡镇,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处砂石构筑的典型喇嘛式佛塔。

妙湛寺金刚塔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和1982年曾进行过两次修葺。该塔全部以沙石砌筑,塔基呈方形,高4.8米,边长10.4米。基台下有东、西、南、北4道券门十字贯通,可供人通行。基台上建有5座佛塔,属于金刚宝座式塔。基台中部为主塔,通高米,塔座为方形折角须弥座,四角各雕有力士像1尊。四面石上均雕刻有反映佛教内容的狮、象、孔雀、迦楼罗等形象。须弥座上为7层石雕莲瓣的覆莲座,上承覆钵形塔身。塔身四面均开有壶门,内刻石佛像一尊。塔身之上有方形须弥式塔脖。塔刹上有十三天相轮、伞盖、垂八铃铎和四天王像。再上为石制圆光,四面有小铃铎。刹顶为宝瓶、宝珠。整座石塔典雅壮观,主塔与小塔之间布局协调,雕工细腻。

元明时期(公元1317世纪)出现了一些为简化礼佛而兴建的过街塔和门塔,反映了佛塔逐渐世俗化的趋势,妙湛寺金刚塔就是其中的典范,对研究喇嘛式佛塔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月山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境内,始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是有近千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与少林寺、白马寺并称为“中原三大古寺“。月山寺曾名“清风寺““大名禅院““宝光寺“,明永乐三年更名为“月山寺“。月山寺鼎盛时期有僧侣五百、房舍千余间,经版、经书收藏甚多,尤其藏经阁中收录的佛经最为完整,明代学者李濂在其所著的《明月山记》中曾提到“读道藏于天坛,读佛藏于明月“,文中的明月即指月山寺。

月山寺

月山寺建于金正隆三年,最初称“清风庵“。因建于兵荒马乱的金代初期,没有官府的批文,是没有得到官方批准的寺院。没有官方批准意味着什么?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历代统治者为利用佛教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对佛教实行有效的管制措施。一方面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如免除赋税、徭役等措施,大力提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方面又怕僧尼、寺院过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对僧籍、寺籍、度牒管理极严,对没有寺籍的寺院,轻则责罚,重则驱赶僧尼,勒令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