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年,六月,洛阳。</p>
诏书既发,相当于已经跟高欢彻底决裂,元修必须考虑自己下一步怎么办。</p>
现在洛阳虽然勉强拼凑了不少兵马,但无论人数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足以对抗高欢的北镇精锐。如果宇文泰和贺拔胜不出手帮忙,赢的希望很渺茫。</p>
可是这两个家伙一直找各种借口磨磨唧唧不肯过来,不知道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p>
元修心里虽然恨得要命,但现在的头号敌人是高欢,同时得罪其他人很不明智,他只好放下身份,再三派人去关中和荆州请求增援。</p>
同时,元修也在评估最坏的结果。如果高欢真的杀进洛阳,自己该怎么办。</p>
未料胜,先料败,到那时候是退到关中还是退到荆州?</p>
王思政建议选关中。他对元修说,高欢造反是迟早的事情,而洛阳离晋阳又太近,不是用武之地。现在宇文泰既然表态支持朝廷,那皇上完全可以迁都到长安,以关中为根据地对抗高欢。</p>
长安是秦汉旧都,土地富饶,山河险峻,的确比荆州更合适当首都。</p>
但问题是元修对宇文泰心里没底。</p>
严格来讲,宇文泰并不是元修任命的,而是关中那帮军头们自己选出来的,之后又靠实力平定了异己,最终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元修给他封的官都只是应景送人情而已,有和没有都不影响宇文泰做事。</p>
这种情况下,宇文泰会欢迎自己过去么?自己过去会受到重视么?会不会还被当成吉祥物供起来?</p>
元修有些忐忑,于是他派亲信散骑侍郎柳庆去高平面见宇文泰,咨询他对当前国内局势的看法,顺便试探一下他的态度。</p>
宇文泰立刻猜到了柳庆的来意。他当然愿意元修过来了,手里有个皇帝干啥都方便。他当即跟柳庆表示,现在洛阳不安全,自己已经做好了接驾准备,请皇上尽早移驾长安。</p>
柳庆回朝复命,把宇文泰的意思转达给元修。</p>
元修还是不放心,他私下问柳庆道:我觉得荆州也挺好啊,去那里真的不如去长安么?</p>
柳庆回答道:关中是形胜之地,宇文泰又有经天纬地之才,完全可以依靠。比较而言,荆州四面受敌,无险可依,离南边的梁寇又非常近,对方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城下,我觉得不合适。</p>
元修见几个心腹的看法都差不多,心里也开始倾向于关中。</p>
但迁都可是伤筋动骨的大事。自己在洛阳经营多年,不管去哪里都意味着一切又要从零开始。而且现在河南山东一带还有不少州郡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跑到关西去,就相当于把那些地方拱手让给高欢,太不甘心。</p>
能不迁就不迁,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p>
事实上,在元修和高欢完全闹翻之前,高欢也曾经提过迁都的建议,不过高欢选中的地点是邺城。当时元修也是严辞拒绝了这个建议。邺城地处河北相州,是高欢的势力范围,元修当然不愿意去。那个时候高欢还顾及元修的权威,也没有勉强。</p>
但现在自己已经跟高欢彻底翻脸,权威什么的也没意义了,估计高欢很快会来硬的直接把自己架到邺城去,那时候怎么办。</p>
元修曾经幻想靠自己的皇帝身份来瓦解分化高欢的势力。他专门把广宁郡(今山西省沁水县附近)太守任祥调到洛阳,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条件是他不再帮高欢做事。</p>
没想到任祥一听这个条件,啥官都不要了,转身就跑回广宁。</p>
元修发现高欢这些追随者的忠诚度都很高,完全无从入手。最后他也放弃了,直接下了一道圣旨,凡是愿意跟着高欢的赶紧自己走,我也不为难你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