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承伸长了脖子,看了一眼被李素视为改变战局的东西,却在资料里也没看到什么特殊的东西,李素笑了笑,手指点在了民用物资一项中的最后一类,铁丝网。</p>
铁丝在中国历史悠久,锁子甲就是用这种原材料制造的,只不过在工业革命之前,手工拉丝是非常困难的,到了工业革命之后,这种钢铁产品才能够大规模的量产。铁丝网这类产品,才能作为生产工具出现在帝国百姓的生活之中。</p>
在现如今的西津及远疆区,铁丝网非常的普遍,原因很简单,这类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p>
最早的铁丝网是在云中绥靖区发明,云中是帝国理藩院辖地中最为富庶的地方,拥有广袤的牧场,特别是通了铁路之后,畜牧业规模很大,这就必然导致牛羊牲口从散养游牧,转变成圈养轮牧。</p>
大片的草原需要一种工具隔断,让牛羊牲口可以按照计划进去吃草,牧民们发现,牛羊畏惧带刺的东西,于是带刺的铁丝网被发明出来,迅速在帝国畜牧业发达的地方普及。</p>
后来辽宁地区的商品粮农场也发现,铁丝网这种东西不错,他们以铁丝编成网子,圈成圆形,只要内衬毛毡,就可以装很多的粮食,大豆、玉米之类的,可以减少在储粮设施上的投入。</p>
西津行省和远疆区靠近西津的几个绥靖区也是铁丝网大规模普及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本地既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和种植业,也有重工业基地,西津本身以工业立省,在乌拉尔山东侧,乌城工业区更是理藩院全力支持的钢铁工业基地,这为本地提供了廉价的铁丝网。</p>
“铁丝网,很有用吗?”李昭承问道。</p>
李素说:“是的,很有用。”</p>
这些年,李素一直在美洲、地中海地区作战,麾下供其差遣的军队中,最多的就是来自哥萨克共和国的高加索团和来自非洲开发公司的义从军,而这两支部队也是最先把铁丝网当成军用装备来用的。</p>
尤其是高加索团夺取直布罗陀之后,与西班牙两万多大军在直布罗陀地峡爆发战斗,除了高加索团装备的线膛炮发射的榴霰弹犀利之外,前沿布置的铁丝网更是欧洲军队无法解决的存在。</p>
李昭承不置可否,但接下来爆发的波尔塔瓦战役,却是真真切切的证明了这一点。</p>
在李素提前离场之后,就已经宣布调停失败,当天下午,瑞典与俄国的骑兵就爆发了规模不小的战斗,当晚,枪炮声更是没有停止过,一度有炮弹飞进了帝国远征军的营地,打死了两匹战马。</p>
为了保证安全,江闲云立刻下令远征军后撤躲避,也实在是靠的太近,很容易产生误会。</p>
大军移动到了战场不远处的山坡上,利用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清战场上的态势。</p>
虽然俄军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但却采取了守势,以一道山坡为主阵地,修筑了各类工事,而前沿则断断续续的修了不少炮垒和胸墙,安置了大量的重炮,这也是为了发挥俄军的火力优势。</p>
俄军的装备基本是仿制自帝国,但往往不得要领,比如在滑膛枪时代,帝国主要的火炮是六磅野战炮和十二磅野战炮,俄军基本也是如此,但其炮车却简陋的很,在纳尔瓦战役后,波兰境内的几次战役中,就被瑞典军队打败。</p>
瑞典陆军装备完全采购或者购买专利后生产的帝国装备,训练也是按照帝国陆军来的,虽然几乎每次都是兵力弱势,但利用机动优势,却可以打的俄军节节败退。</p>
在纳尔瓦战役经历惨败之后,俄军也进行了改革,彼得完全取缔了射击军,建立了自己的常备军,集中进行了训练,改良了部分武器,尤其是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技术后,大量购买了各国的剩余物资进行换装,这造成了俄军有很多老式装备,为了发挥这些装备和军队的战斗力,彼得将其固定布置在前沿,也就不足为奇了。</p>
“真是有意思,看起来好像是帝国军队在进行内战一样。”李昭承观察着战场,有些无奈的说道。</p>
“确实如此,二公子。战场中大部分军队使用的是我国生产的装备。”江闲云说道。</p>
李昭承问:“将军,你和卡尔十二世很熟悉,你觉得他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还会主动进攻吗?”</p>
“会,如果他认为到了时机,甚至会亲率骑兵冲击敌阵。”江闲云说道,但他和帝国、俄国一方都不知道的是,在昨晚的战斗中,卡尔十二世不小心被俄军的子弹击中了一只脚,此时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p>
</p>
李昭承摇摇头:“真是一个鲁莽的人,他如果死了,瑞典就败了。”</p>
江闲云也是无奈,卡尔国王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朋友,他也不想如此,但问题在于,纳尔瓦战役之后,瑞典方面没有接受帝国方面的建议,见好就收,反而继续进攻,要称霸欧洲,双方的关系疏远了很多,瑞典军中的帝国教官、雇佣人员已经离开,只剩下少量的志愿观察人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