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彦超十分不满:“老子们在忻州,逗留一个多月一矢未发。前阵子辽军在忻口,按兵不动便罢了;现在他们退兵,掩背追击还能败了不成?”
李处耘一言不发地看着史彦超,既没呵斥也不解释。
二人四目争锋相对,过了好一会儿。史彦超才愤愤道:“你是主将,你说了算!”
董遵诲等人却是很顺从,纷纷抱拳附和。
李处耘道:“前锋尾随辽军,占据忻口,按兵不动。董遵诲率虎贲军左厢第三军为前锋。”
董遵诲立刻抱拳道:“末将得令!”
史彦超立刻瞪住李处耘。李处耘道:“既不打算与辽军作战,史将军正可随大军。”
李处耘不再理会史彦超,叮嘱董遵诲道:“董将军到忻口后,大部驻扎于忻口南面的军镇,固守隘口。辽军出雁门后,你再继续北上,先军占据代州。”
董遵诲抱拳道:“喏。”
史彦超忍不住道:“李将军认定辽军一定会放弃雁门关?”
李处耘道:“雁门关在代州以北,且面向北边,原本就是中原建造来抵御北方的关城。辽军既退至雁门,代州汉将必降;辽军虽占雁门,却没打算南下,只能以大军驻守方可保有此关,继续陷于对峙……辽军既弃忻口,必弃雁门。”
众人拜服。史彦超也无话可说,他能服李处耘的军令,一是因军职地位不如李处耘高,需要遵守规矩,二也是李处耘从攻灭南唐国以来的大战表现,能让人心服。
果不出其料,半个月后辽军继续放弃雁门,退往云州(大同)。李处耘立刻派人飞报晋阳。
……至此北汉国的战争已成定局。
北面辽军、幽州军陆续退兵,诸城军镇也只有投降大周一路。
郭绍也准备逗留一些时日就班师回朝了,善后仍未完成,但不用他躬亲处理;周军禁军主力已无留在晋阳的必要。
前营军府文官上书方略,以杨业率新整顿起来的河东军主力驻扎雁门关,兼领代州;另派武将领忻州,掌忻口防务……杨业的后路在别人手里,以为制衡之道。
郭绍否定了此方略,提议让杨业兼领代、忻二州,控制忻代盆地走廊上的两处重要关口,给予杨业最大的信任。军中很多文官都懂兵法军事,但一些事儿还是想当然了……郭绍以自身的经验,以及高彦俦、刘仁瞻的表现,认定一个事实。在这个时代,主将的作用非常大。一支军队,将士们是否信任自己的武将,直接关乎士气和忠诚度;主将的立场,也对整支军队影响很大。
郭绍要让杨业和河东军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给予杨业信任感。
北汉国善后的关键之事已经决策,郭绍下旨禁军诸部准备班师,并给东京写信告知日程。
军中庆贺气氛很重,将士们兴致很高……战胜回朝,归期总是令人高兴。北汉国穷兵黩武国家贫瘠,此战灭国财富收获很小,但朝廷仍旧会给将士们论功行赏,这也是人们很快忘记战阵的残酷,兴高采烈的原因之一。
在晋阳的诸文武纷纷上书祝贺,连河东各地投降的官员也有上奏。
但在郭绍觉得,真正能分享喜悦的人……不是那些话说得最好听的人,而是能够分享胜利果实的人。比如随军的文武和将士,以及朝中的符金盏和二妹。不然,自己胜不胜,别人得不到任何好处分享,凭啥高兴得起来?
晋阳一阵纷乱调动,归期越来越近了。
……
……
(这一章在火车上码的。今天出一趟远门,23号才安顿,这几天可能更新有点慢。对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