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预备役和实学(2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0 字 2020-11-24

不打起来的时候根本不在意,打起来的时候就是匆匆准备,根本没有任何的预案。

按说就大顺这个局势,周边的情况,职方司都应该了解。缅甸、越南、日本、莫卧儿、俄国……然而并没有。

兵政府的思路就不是军队的思路,还是科举体系下那一套“天下观”,眼珠子盯着的都是内部。

不是说非要穷兵黩武,但对周边的预案肯定是要做的。打不打是一回事,要打的时候有没有计划又是另一回事。

兵政府那几个人,本来也不够干这些事。而且术业有专攻,他们也看不懂周边国家的军力到底如何。

参谋部或者枢密院肯定是要把这个捏到手里的,专职的部门负责不同方向的预案。最起码道路、地图、城镇、关防这些要清楚。而搞这些,就需要学过实学的懂测绘的人。

这些东西,靠科举出身的兵政府根本不行。

至于武选司,高级别的武官,本来皇帝和天佑殿就能插手。

皇帝要集权,兵政府的兵权本来也岌岌可危。

军校建立,根本和科举走不一样的路,想抓也抓不住。

拿走这几项,兵政府还剩下什么?

可能还能剩下一些权责,但剩下的都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了。

这些涉及到权力重分配和平衡的问题,只能是皇帝和核心人员进行议定,反正刘钰是做不了主的。

其实这些东西,在刘钰看来都是边角料。

军改真正的核心,就是军衔制和定期退伍制。

军官退役后保留预备役,继续领取三分之一的军饷。

老兵退伍后,要么国家按照每个人七十两左右的花销,安排到边疆屯垦;要么直接给予两年的薪水大约是三十两,作为安置费用。是买地也好,还是做小买卖也罢,剩下的就不管了。

但是一旦国家急需兵员,又能迅速把他们征召入伍,保持足够的兵员。

以二十万常备军为例,七年服役期,形成规模后,每年退役的军人是三万。三万人按照一次性补偿四十两的价格,也就是一百二十万两,朝廷这点钱还能挤出来,尤其是军改之后把军队人数从四十五万缩减到二十万后。

七年服役、十五年的预备役,可以保证朝廷真到危机时候,随时可以拉出来六十万经过训练的军队。

这才是军改对李家王朝而言的,或者对可能的外敌入侵而言的,最有意义的地方。

否则就大顺的军制,精锐一旦被报销,那就完蛋。

新征募的部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军队也就是个一次性军队。

六十万的经过训练的线列兵,已经基本可以保证不用担心外患。

至于说内部起义,拿武器的终究是人,有军事经验的老兵越多越好。

再者,刘钰也有自己的小打算。

将来经略南洋,招雇佣的人手,肯定是退伍老兵优先。有从军经验,正可以在需要驻守的南洋发挥出威力。

整体来看,军衔制加上退伍安置,使得这一次军改看着把军队数量从四十五万裁剪到了二十万,实际上的军费开销并没有降低。

舍得花钱,才能养一支强军。

兵在精,不在多。

整个军改计划中,得利的旧有士兵,是京营陕甘等地的可战之兵。

因为他们不会被裁撤,只是重新训练而已。而且会依照服役年限,不断提升军饷,虽然提的不多,可也是得利了。

良家子们武德宫做郎官的路,没有被堵塞,相反军校的开办,使得一些考不上武德宫的人有了一条新的出路。

尤其是短期之内,新式的实学学堂没有建立太多的时候,等同于八成的军官都是良家子。

皇帝不愿意看到这样,便要开办新的实学学堂。而短期之内良家子们又看不出来竞争,反倒觉得军校给了更好的出路,等到实学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后,他们的优势就会抵消。

到时候,要么老老实实接受,要么就被清洗掉……或者,有本事就搞兵变、清君侧,保留自己的隐性特权。

而一旦实学学堂多起来了,更多的人开始去学和圣人之言无关的实学,这个氛围可以催动出更多的优秀的理科人才。

实际上……军校学的那些东西,其实科举出身的一样能学,并不是很难,除非去当炮兵或者海军。

但既然武德宫三舍法本身就预留了一个和科举并行的路线,自然是要假装非得学足够的实学才能考军校。

非就是个选拔而已。

就像是大顺之前从八股改回策论、又从策论改回八股一样,只是挑选出不那么笨的人而已,真正的学问都是日后慢慢从实践中学到的。

兴办实学之后,基数大了,或许就真有那么十个八个的沉迷于数学、物理当中,引领时代的学术前沿。

而且缺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自小洗脑,日后也更容易传播一些思想。

印书的成本又不高,识字就能看懂的小册子,最适合煽动的就是这群识字、有学问,但是又被科举视作没文化的人。

陆军军改,对刘钰而言,真正在乎的还是实学。借军改的壳,要兴的是实学。

至于皇帝到底要不要下大决心军改,他的态度也就是说着要走三步,实际上只想往前迈一步。

海军允许了,只要能保证五年之内有一支两万多人的新军,能打赢日本,能攻下巴达维亚和马六甲就行。这就是底线。

只要皇帝动了军改的心思,就有几个完全绕不过去的地方,总有一个是刘钰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