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1 / 2)

楚臣 更俗 5082 字 2019-07-29

 看过秘旨,过了好半晌,薛若谷、李唐、秦问才站起来,对韩道勋长揖拜礼:“不识大人赤胆忠心,以往言语多有冒犯,请大人见罪。”

韩道勋哈哈一笑,说道:“若谷倘若与庸碌之徒,只知道谄媚之言,道勋我真就要大失所望了,只是以往未能控制形势,担心四姓不入彀,才保守秘密,没有知会若谷一声,还要请若谷莫要怪我父子二人呢。”

“岂敢岂敢!”薛若谷汗颜,说道,“大人与韩司马乃是朝廷栋良,若谷没有坏大人与韩司马的大计,就已经是侥幸万分了。”

“此时已经入秋,朝廷随时会往鄂州增派兵马削蕃,叙州这边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从沅水出兵北上的准备,”韩道勋说道,“我们与张大人商议过,在朝廷令旨通达叙州之前,还请若谷暂代长史一职,请李大人、秦大人前往郎溪、潭阳主持县政!”

冯氏已经解体,而向建龙、杨再立、洗寻樵三人率众投降,意味着叙州的军政大权完全从土籍四姓手里剥离出来。

向氏、杨氏、叙州洗氏三家的势力,主要分布于潭阳县、郎溪县南部境内,使李唐、秦问出任潭阳、郎溪县令,则能以最快的时间在这两县推进田税改制及土客合籍等新政,为叙州入冬时的出兵筹措军需物资以及更多的兵员。

州长史乃是有辅助刺史统辖诸曹治理民政的职责,也是将新政往深处推进,对叙州进行深度治理的关键。

薛若谷之前作为州府主簿,也一度辅助韩道勋处理州政,这方面他是能胜任的。

虽然过去大半年时间,薛若谷、李唐、秦问三人都是冷眼旁观,但对诸多新政是知悉的,只是没有想到韩家父子推行新政,是要尽最大的可能,为接下来对潭州的战事深度挖掘叙州的军事潜力而已。

酒宴已冷,但人心正热。

向建龙、杨再立、洗寻樵三人愿意主动配合,韩谦想着首先将这三家嫡系及近支亲族两千余人迁到黔阳、中方、临江三县安置。

为了安他们的心,韩谦会将最近两个月,在中方、临江新垦的三万多亩粮田拿出来,去置换他们在潭阳、郎溪的田宅。

“为避免三姓再成隐患,我们是不是考虑将向、杨、洗三姓两千余族人拆族分户,去平分这些田宅?”韩谦说道。

地方乡豪宗族势力极强,与当世嫡子继承、嫡长子继承官爵、财产的宗法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分家析产,甚至将庶子以及在室女都包括进来,推行“兄弟均分”制,实是韩道勋一直以来想要推行的改制新政之一。

在叙州推行此政,更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韩谦要尽快的掌握住叙州的形势,为冬季的战事做准备,就需要向建龙、杨再立、洗寻樵他们密切配合,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跟他们进行妥协,尽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化解土籍番户的敌意,同时还要防止资源再像以往那般都集中掌握在三家嫡支手里,再次成为影响叙州稳定的隐患。

向建龙、杨再立、洗寻樵三家嫡支,最终所分得田宅会多一些,但每家田宅也不过千余亩左右,放在江淮都只能中等规模的地主。

而作为对向建龙、杨再立、洗寻樵三家嫡支进一步的补偿,韩谦则建议将黔阳城所控制二十多艘千石帆船,都由三家掌握,将与沅江上游诸州番寨的商贸等事,也都专任三家进行。

靖州、辰州的土籍大姓,对叙州充满警惕,都已经封锁对叙州的商贸,禁止商船进出叙州,而这些土籍大姓,对大楚的忠心也实在有限,韩谦手里的秘旨,对他们毫无作用。

韩谦甚至怀疑在朝廷对潭州用兵之后,辰州的土籍大姓势力极有可能会聚集起来支持潭州。

现在他们在叙州推行田税改制、土客合籍等新政,辰州的土籍大姓都极为紧张,已经在暗中招兵买马,只不过叙州形势的发展太快,韩谦没有给辰州大姓势力动手的机会,向建龙、杨再立、洗寻樵就被迫投降了。

而一旦在入冬后,对潭州的战事正式拉开,那他们跟沅江上游诸羁縻州县的势力,关系必然将会变得更紧张。

韩谦目前也只能是寄希望向、杨、洗三家牵头后,能恢复跟这些地区的商贸。

其他物资不说,叙州已经开始缺盐。

沅州下游的通道被封锁,目前就急需通过靖州,将蜀地的岩盐运过来。

叙州所产的茶药布匹等物资,也已经积压很多,也需要从沅水上游换购牛马等紧缺物资;他们甚至需要运入更多的铜制钱,以便向叙州民间购买军需物资。

叙州将杂捐都并入田税,作战所需的桐油、木材等物资,就需要拿钱去买,而不能像以往那般设立名目进行直接征收,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