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诸位所言,彭彪所部虽然势溃,但战力仍存。此贼穷途厉胆,暴行累累,来日不知还要做出怎样恶行!其人游骑呼啸,鞭笞乡野,绝非常师能阻。王师至此,本为杀贼,岂能因一时求安而避居大城!所以诸位虽有盛意,我却不敢轻遣以致郡中再添惨事,唯请郡中乡亲连寨自保,勿要轻出,奴首我自取之!”
这也是最近几天说惯了的话,沈哲子张口便是滔滔不绝:“至于淮北奴众或有反击,诸位也完全不必以此为忧。彭贼已被困于此域,南谒之途已通,来日豫州之王师同袍自会源源不断而上,绝不会让奴贼片甲过淮。更何况,今次之北进,并非梁郡一治轻动,旬日之内徐州郗公也将驰援。淮南安定,便在此时!”
说完之后,沈哲子便不再与这些人纠缠,让亲兵将人请出,或是赠送几副甲具,或是赠送一些弓矢,算是回报他们前来投诚之意。
战事行进至今,已经到了小心即无大错的收尾阶段。因为尚有彭彪余部存在,沈哲子态度鲜明不让这些乡人坞壁主们干涉战事,落在不同人眼里那也有不同意味。
一些实力弱小的坞壁本就担心会被王师征召参与围剿,得知这一态度后可谓松了一口气。
而一些实力强劲的坞壁则有些不甘寂寞,想要趁着今次淮南动荡有所作为,所以在沈哲子后续北上途中,不乏接到一些告急求救书信,都是当地人家擅自调集部曲私据某地,结果遇到了羯奴游骑的攻打。
对于这一类的求救信,沈哲子都是一个态度,不作回应,见死不救!
哪怕战事就发生在他前进道路数里之外,仍然保持原本的行军计划,近乎刻板的继续行军。而已经入手的寿春和洛涧两处据点,给他们的命令也是谨守不失即可。
所以,如今淮南这区域,最活跃的便是彭彪所部残军,左冲右突想要打通一个出口,但却处处碰壁。余者唯一还算活跃便是沈哲子所率胜武军和已经渡过洛涧的沈牧、韩晃所部骑兵,只是这二者俱有活动路线,甚至还在有意识的躲避彭彪的军队,迟迟都无决战。
至于淮南之外,兵员的调集倒是很活跃。彭彪所期待的援军,反应最及时的便是淮北之地的各处戍堡,但这些戍堡少则百数众,多则数百众,取得便是一个守望相助,并无强兵屯此。就算想要奔援,也多是试探性进攻,根本就突破不了曹纳所驻守的洛涧、马头。
寿春方向,郭诵、毛宝速战速决拿下金城,而后以毛宝守城,郭诵则渡河突袭羯奴江北水寨,凿沉、焚毁舟船百余,严防淮水,羯奴即便有强军来援,一时间也难渡淮。
随着梁郡后继五千援军到达罗渎,沈哲子也终于不再客气,各部开始向淮南中部靠拢,逐步压榨彭彪的活动空间,最终将其众驱赶到淮南小城。孤城不可守,彭彪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尤其他所部多骑兵,困守孤城,无疑废了一半的战斗力。
但问题是,他已经别无可选,游骑在野中游荡,所耗粮草加倍,而且多有溃逃之众。而对手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却仍无冒进举动予他战机。如果不是境中一些坞壁妄动,令他小有所获,只怕都已经坚持不到现在。
如今他所部已经在众敌环绕之中,眼下唯有寄望周边援军能有突破,或许多拖一刻钟,战事就会发生转机。所以,困守淮南小城以待形势有变,便成了他唯一出路所在。
当然,还有另一个生机所在,那就是投降。所以,在退至淮南小城之后,彭彪即刻派遣使者,前往沈哲子所在营地,邀见商谈投降事宜。
虽然此前已经有知,敌方主将心狠手辣,就算生获黄权都即刻将之斩首。但他与黄权又有不同,如今他所部仍有两千余众,对方想要全歼啃下,仍要付出极大代价。
而双方开战以来,他所败者都是策略,其实并无恶战,哪怕已经优势占尽,对方仍是求稳,避免交战,可见也是要保存实力。
所以,彭彪相信只要自己递上降书,对方多少会有动心。而后彼此往来交涉商谈细节,就算最终谈不拢,这个交涉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或就能救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