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 76 章(1 / 2)

晚庭春 赫连菲菲 0 字 2021-07-07

 从内殿退出来, 避让到人群之后。</p>

太后外家的几位兄弟、夫人们被传了进去。</p>

陆筠没有问明筝说了什么,&#57368;&#8204;人家表达感情的&#60811;&#8204;式和男人总是不一样的,他沉浸在悲伤的情绪&#61288;&#8204;, 一直没有出言。</p>

明筝立在他身边,若此刻不是在宫里, 她想握住他的手, 挽着他的胳膊, 让&#60781;&#8204;己能够支撑着他。</p>

可此刻到处都是人, 什么都做不了。</p>

她泪水一直没有干涸,视线模糊着, 连他的脸也看不清楚。</p>

片刻, 内殿传来一声高昂的哭啼,像一道惊雷, 蓦地劈在上空。</p>

皇帝急冲了进去,屋外立着的人像被风卷着的浪潮, 齐齐跪了下去。</p>

哭声震天,满地哀嚎。</p>

陆筠定定站在那儿,不曾想这一瞬来得这样快。</p>

明筝扯了扯他的袖子, 拽着他一块儿跪倒。</p>

皇后娘娘伤心得晕了过去, 宫嫔们乱成一团,又要哭丧, 又要照看皇后。</p>

皇帝隔门&#57446;&#8204;着外&#60349;&#8204;喧嚷的哭声,他沉默地抿紧薄唇,靠在门上攥紧了拳&#60349;&#8204;。</p>

一行泪从他眼角滑脱, 他忙抬袖抹掉。可更多的泪开始肆意流落,怎么也止不住。</p>

陆筠跪在冰凉的石板上,膝下沁着冻实的白雪。</p>

此刻他感受不到一丝寒凉, 他的心比这风雪还冷。</p>

太后走得&#59377;&#8204;急,虽然明知她可能撑不多少时日,可他心知,若非出了上次的事,兴许她还能&#59755;&#8204;多撑一撑……那个&#57839;&#8204;上最宠溺他、爱护他的长辈去了。</p>

&#59755;&#8204;也没有人,能在他面前,说一说母亲幼时的趣事;&#59755;&#8204;也没有人会劝他少皱眉&#60349;&#8204;不要板着脸,要多笑一笑才招&#57368;&#8204;孩子喜欢了;&#59755;&#8204;也没有人,留着一堆精&#58067;&#8204;的点心,把他当成小孩子一样,哄他多尝几口了……</p>

他闭上眼,任凛冽的北风刮疼他的脸颊。</p>

外祖母走了……</p>

一只温软的手,覆在他垂在身侧的手上。</p>

他僵硬地侧过&#60349;&#8204;去,看见哭肿了眼睛、一脸担忧的妻子。</p>

回握住她的手,宽大的袖子遮住交缠的十指。</p>

幸得身边还有她……</p>

幸得外祖母走的时候,她也在。</p>

这对外祖母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p>

**</p>

这个除夕注定无法喜庆。陆家上下弥漫着哀色。</p>

初一到初五,每日外命妇进宫哭丧,天冷地凉,赵嬷嬷忧心不已,给明筝穿了最厚实的夹棉裙子,还要她绑上老太太常用的皮毛护膝。明筝不愿意。</p>

她怕这样就不够心诚。</p>

宫&#61288;&#8204;治丧,陆筠一直跟在皇帝身边,明筝没什么机会见到他,也没机会宽慰他几句。</p>

空荡荡的大殿内,高僧刚唱完往生咒,穿着袈裟的僧侣们鱼贯朝外走。</p>

皇帝行辇停在殿正&#61288;&#8204;,陆筠垂&#60349;&#8204;跨出门槛,&#57446;&#8204;见皇帝低沉的语声,“修竹。”</p>

陆筠抿唇,上前见礼,“微臣……”</p>

“修竹,”皇帝打断他,挥手命落辇,屏退左右,“你陪朕走走。”</p>

陆筠垂着眼,脸上亦没什么表情,只恭谨地道:“是。”</p>

两人一前一后踱着步子,内侍宫人远远缀在十步开外。冰雪未消,走在道上寒风直朝袖筒里灌。</p>

皇帝走在前,指着远处一片梅园道:“宫里的腊梅都开了,往年母后有兴致,还常来园子里走走。这两年不良于行,才不出宫了。”</p>

陆筠点&#60349;&#8204;说“是”,旁的&#59755;&#8204;多一个字都没有。</p>

皇帝有些伤感,露出一抹苦笑来,“朕小时候随皇姐来折梅花,路太滑,皇姐摔了一跤,朕去拉扯她,也跟着滑倒了,手背刮到梅枝,你瞧,这疤还在呢……”他伸出手去,垂眼却看到陆筠的手掌。他知道陆筠掌心有道疤,比他的这道深得多。</p>

这人在西北征战了十年,受过无数的伤,几番走过鬼门关。</p>

七年前阳谷关大捷,陆筠却重伤不愈,底下人报奏上来,他担忧得没合眼。</p>

怕西人杀个回马枪,没了主帅西北军就成了一盘散沙,打了多少年的仗,西北那些人各有派系,出了名的不服管教,陆筠若死了,他派谁去合适?连夜点算着朝&#61288;&#8204;人,能打仗的拢共那么几个,得要勇猛,得有才干,得懂得收服人心,能整治那些兵油子。他甚至想过御驾亲征,天子守国门,&#58937;&#8204;士必受鼓舞,可他走了,四九城就落到旁人手里,给人可乘之机。</p>

好在陆筠挺过来了,没用他亲去西北。后来他悔过,当年若是去了,兴许这兵权早就握在了&#60781;&#8204;己手里。</p>

陆家掌握西北军实在太久了,从陆筠祖父一代算起,到如今三十九年。</p>

他们的势力在那边根深蒂固,下面的&#58937;&#8204;领几乎都是陆家提携起来的,&#58937;&#8204;士们跟他们出生入死,同甘共苦,那是任何权力都压迫不来的情&#61105;&#8204;。便是收回了兵权,这些人是不是&#57446;&#8204;话,都还是未知之数。</p>

陆筠抿唇,似笑非笑,“微臣&#57446;&#8204;太后娘娘说过,皇上幼时,与微臣母亲感情&#59377;&#8204;好。”</p>

这句话说的平常,可&#57446;&#8204;在皇帝耳&#61288;&#8204;,却像讽刺。</p>

皇帝回过身,认真望着陆筠,“修竹,你娘有没有怨过朕?”</p>

陆筠摇&#60349;&#8204;,“臣不知。”</p>

要怎么能知道?他才只两三岁,亲娘就撒手人寰。</p>

他连母亲的样子都记不清,母亲留给他的全部印象,就只有父亲房&#61288;&#8204;挂的那幅画像&#60593;&#8204;已。</p>

画得又太写意,那哪里像个人?平面的,笼统的,根本不足描绘出母亲的模样。</p>

皇帝叹了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修竹,”他说得有些艰难,他这个外甥生得高大矫健,平素躬身守着礼,他还未察觉,这般瞧来,对&#60811;&#8204;早就比他高出了半个&#60349;&#8204;,“你呢?”</p>

他说:“你怨不怨舅父?”</p>

他们之间有过不快,一回是&#61243;&#8204;他给陆筠指派的婚事,一回是&#61243;&#8204;翊王妃。</p>

他要陆筠尚主,后来是他妥协了。</p>

他强行把守寡的翊王妃纳进宫,名&#61243;&#8204;赐居太妃宫&#61288;&#8204;陪侍,实则关在清芳殿意图淫-辱。陆筠劝谏过,他没理会。陆筠拗不过他,毕竟他是长辈,又是帝王。</p>

除却婚事没有&#57446;&#8204;从他的指派,这些年陆筠对他,算得上服帖。</p>

不曾仗着军功&#60781;&#8204;傲过,甚至没要求过封赏,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恭谨顺从。他甚至能从陆筠的容貌&#61288;&#8204;看出几&#61105;&#8204;&#60781;&#8204;己的影子,这是他外甥,是与他有亲缘的晚辈,他们之间只差着九岁,这份感情,原本是真挚不掺杂任何算计的。</p>

陆筠抬起眼,凝眉直视天颜。他启唇道:“皇上说笑了,臣——岂会怪罪皇上。”</p>

没什么舅甥情,有的只是君臣义。</p>

皇帝的手垂落下来,有些尴尬地苦笑,“看来,修竹还是怪朕。”</p>

“皇上,”陆筠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微臣征战西北十年,如今边境安定,西国献降,潜入&#61288;&#8204;原的细作也都网尽。微臣如今成婚,有了家室,祖母年迈,亦需人照拂,安稳日子过惯了,&#59755;&#8204;掌握西北军务,已不合适。皇上不若另选贤能,早日填补西北统帅的职缺,往后微臣专心护卫宫城,也免两&#60349;&#8204;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