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开启铁路时代(2 / 2)

威海卫因为离着天津太近,清廷最终没有同意交给南洋水师。

但是同意南洋水师在台湾的基隆建造一座军港,同时把基隆周边的土地都交给淮海军管理。

至于海南岛,清廷同意淮海军在南端,也就是后世的三亚建造一座军港。同时把海南岛的商业开发权交给淮海公司,只不过淮海公司开采海南岛上的矿产资源也要上交税收给当地的官府。

即使不大了解中国的矿藏分部,董书恒也在很多的小说上看到过海南岛的铁矿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是国内少有的富铁矿。

大名鼎鼎的石碌铁矿就在海南岛上,而且现在已经被发现。

董书恒还记得后世刷视频的时候看到过石碌铁矿的介绍。

石碌铁矿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品位居全国第一。它不仅有丰富的铁、钴、铜资源,而且还有镍、硫、银、金等多种矿产资源。

做为我国著名的大型富铁矿床,石碌铁矿累计探明总储量4.66亿吨,含铁平均品位48.81%;另有一个大型富钴矿床,累计探明钴金属量1.3万吨;同时探明具有中等规模富铜矿床,探明铜金属量7.5万吨等。被誉为“亚洲第一富铁矿”。

最后,董书恒决定跟法国在台湾的基隆合作建造一个造船厂,这个船厂专门建造远洋蒸汽动力轮船,而且是新式的铁壳蒸汽轮船。

实际上这次克里米亚战争就是蒸汽动力战舰取代风帆战舰走上历史舞台的转折点。

俄国海军黑海舰队被英法联合舰队打败。让各大强国认识到了蒸汽动力战舰的优势。从而纷纷开始研发、建造铁甲舰。

目前的各大强国之中,法国在研制铁甲舰方面一直都是走在最前面。但是要让法国直接帮助董书恒建造铁甲舰造船厂,这是不可能的。

董书恒也不需要,他自己在船台上还有八艘铁甲护卫舰呢!虽然小了一些缺乏远洋作战的能力。但是上面的技术都是领先的。

董书恒准备给自己的舰队找一个奶妈。这个基隆的船厂明面上是建造铁壳远洋轮船,实际上董书恒的真正目的是想要积累建造远洋补给舰的经验。

当然远洋轮船的也是需要的,以后太平洋南北两条航线需要大量的远洋轮船。

现在远洋公司跑这两条线路还是风帆货船为主,顶多就是蒸汽作为辅助动力。这样的效率还是太低了。

如果能够从法国那里得到大型铁甲舰的制造技术,哪怕是被阉割后的民用版本,董书恒都不介意出一点血。

听到董书恒只是想建造大型的远洋货轮,布尔布隆松了一口气,法国再骄傲也不会输出自己的最核心技术的。

另外董书恒还准备跟法国在基隆建造一个海军学校,与同英国合作在海州建立的海军学校一样,让两家院校形成南北竞争的态势。

不然以后海军的军官都同出一系,没有竞争,如一潭死水一般,海军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

名字董书恒都给他们想好了,一个叫“北洋海军学校”,另外一个叫“南洋海军学校”。

与高邮陆军军官学校并列作为淮海军现在的三大军校。

这所军校的建立,布尔布隆也是同意的,现在英国人对中国海军的影响很大,南洋水师的舰船以及顾问都是英国人。

法国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的海军不如英国。为了提升法国在中国海军中影响力,布尔布隆相信国内一定会同意这个方案。

最后,送给法国人的彩蛋是海南岛铁矿开发的大型采矿设备。以及一座钢铁场的全部设备以及技术支持。

淮海军现在虽然也有机械制造能力,但是毕竟时间太短。在大型设备制造方面,淮海军还存在很大的短板。

许多大型设备都要从国外进口,以前主要是从普鲁士进口。这次为了平衡与英法的贸易,董书恒将这块蛋糕分给了法国。

董书恒分析过后世洋务运动那20多年时间,列强为什么没有对中国采取大的军事行动。

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洋务运动大量从国外采购设备、武器、舰船等。

这些大宗采购加上鸦片输入,让英法等主要列强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的贸易收入。所以他们不需要再诉诸武力。

大家再回头看那个阶段的中国,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要不是老妖婆一波作死操作,让发展了二十年的成果被小日本截了胡,历史上,这大清说不定还能续命几年。

国际贸易就是这么神奇,并不是说只赚钱不花钱就好。国际贸易只要把握的好,是可以形成双赢的局面的。

董书恒现在每年都花掉大量的钱,但是他并没有卖国,他觉得让渡一些经济上的利益总比让渡主权利益要好。

金钱花出去了,至少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到了中国,大大加速了的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

在工业化初期,很多东西花钱去买要比自己研发更加划算。比如说现在从头去研发蒸汽机,还不如买到技术,然后把精力放到如何提升蒸汽机的效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