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疑为仙品(1 / 2)

封神隋唐 云无风 0 字 2021-08-06

 【今天睡过了一下,现在发第一章第二章依然会在今天发上来,不过可能会比较晚但是就算23点59也会照发不误,无风坚决不能因为睡过头给自己打欠条大家给无风支持几票吧】

寿春,淮南道行台尚书府。

心情不错的杨广正在批阅一些陈条,在他的桌上放着半碗稀粥,是刚才没有喝完而剩下的,丫鬟准备帮他收下去,但被他留下来了,说是不能浪费。杨广这么做,当然是有目的的,虽然他现在的生活确实过得很俭朴,但怎么说也不至于夸张到连半碗稀粥都舍不得浪费,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长安来了人。

长安来人,这并不是特别稀罕的事,因为寿春现在的地位相当于前线总指挥部,所以往返于长安和寿春之间的信使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委实司空见惯得很,不值得晋王杨广的特别注意。

但是,今天这个信使除外。

右候卫大将军独孤览在长安这座大官满街走的京城之中,论官职其实并不能算有多高,但是他却绝对是一个连很多一品大员们都需要刻意拉拢的人物。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这个右候卫大将军是个实权职位,而是因为他的姑姑便是当朝皇后。

独孤皇后,是对当今大隋天子杨坚最有影响力的人。独孤览作为她最看重的亲侄儿,谁敢不客气?更何况现在全长安的官员都清楚,独孤皇后对独孤览的独生女独孤凝烟那可是在意得紧。似乎独孤皇后原本就对独孤家的女孩子特别照顾,而这个独孤凝烟则更是特别受宠,今年独孤凝烟不过一岁多,居然就已经开始说话了,最叫独孤皇后高兴也最叫独孤览无语的是,这孩子学会的第二句话居然是叫“姑奶奶”,弄得独孤皇后一见到她就笑得合不拢嘴,而独孤览则心底里哀叹自己这个父亲实在没地位。

独孤览此次前来,据说并非为了公务,而只是单纯的代表独孤皇后来探望儿子。

独孤皇后特意派出最亲近的人来看望杨广,这一点其实对于杨广自己来说并不觉得奇怪,毕竟他是现在最受母后宠爱的儿子,同时又是领兵前线准备打仗的,虽然他自己觉得自己是很安全的,但独孤皇后为人母者,为儿子的安全担忧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杨广现在特别想知道的是,他上头那位太子爷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会怎么想。

不过不论如何,眼下最重要的是必须给独孤览一个好印象。幸好,自从萧玥在独孤览的夫人临盆那天亲自去他们府上帮忙开始,杨广和独孤览的关系也日见亲热。杨广相信,只要自己不犯下他的什么禁忌,这一次独孤览回去之后,应该是会替自己美言几句的。

亲儿子反要侄子美言,这大概也是皇室的专利了。

“王爷,独孤大人到了。”一个丫鬟在门口轻声叫唤着。

杨广从思索中回过神来,应了一句:“嗯,快快有请。”

※----------※----------※----------※----------※

刘大官人急匆匆的赶回庄里,远远的见到萧逸风正和三个老道讨论什么,就开始喊道:“公子爷,小人回来了。”

萧逸风转过头来,看着出了一身臭汗的刘大官人,微笑着点头道:“嗯,你回来了,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抓到那三个高丽人?”

刘大官人气喘吁吁地道:“这个……人是没抓到,但是有线索证明他们已经朝建康逃去了。”

萧逸风“哦”了一声,道:“朝建康逃了?哼,那好啊,本公子明日便启程回建康,倒要看看那位金大人有什么手段……好了,这事你虽然没办妥,不过瞧你这么辛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本公子也不是刻薄寡恩之人,这次就不责怪你了,你下去休息吧。”

刘大官人一听,顿时“感激涕零”,居然还抽噎了两声,道:“公子真是宅心仁厚,小人都不知该怎么感谢公子大恩了,小人……”

“诶,好了好了,本公子知道你的意思了,你赶紧下去吧。”萧逸风可不想听他的滚滚马屁,赶紧打断他道。

吕老道见刘大官人已走,看了看萧逸风,道:“那就这样吧,明日启程回寿春,茅山道派的事,咱们楼观道就不参合了,到时候让禅宗的和尚们去处理吧。”

萧逸风点点头表示同意。之所以对付天台宗的时候用道家的人,而现在对付茅山道派的时候用佛家的人,乃是因为道佛两教虽分南北各宗,但毕竟道三清、佛有佛祖,大家同出一源,都不愿意同门“相残”。

要知道这次天台宗归附事件属于意料中的意外,因为大隋这边原本是准备了在天台山一战的,实际上身在长安的杨坚甚至考虑过由楼观三子引起争斗,最终扩大到南北双方的修炼者在天台山爆发决战的可能性。只不过天台宗出于对陈的失望,以及萧逸风对天台宗地位的保证,最终决定放弃抵抗隋国,才使得这可能出现的一场修炼者之间的大战未起先消。

现在要开始处理茅山道派的事情了,楼观道作为北方第一道宗,自然不愿意跟南方第一道宗的茅山宗开战,尤其是当茅山宗还和龙虎山的天师道关系亲密无间的时候,跟他们搞僵关系实在得不偿失,所以楼观道很自然地不愿意趟这混水。

楼观道派眼下并不担心南方的道派在隋国统一天下后会威胁到自己对北方的“统治”,他们真正担心的是,蜀山那边还有几个道家剑派未能跟自己达成攻守同盟,而这几个剑派的战斗力偏偏又比较强,以至于他们还必须抽出一部分力量用来防止这些蜀山剑派“捞过界”。

萧逸风毕竟年纪太小,有一些历史知识虽然可以从书中弥补,或者通过父亲、姑爷学到一些,但像这种常人接触得极少的佛道各宗的关系,就不是他一时半刻想得明白的了。他只不过是隐隐觉得皇帝其实是在搞平衡,阿爹不是就说过:掌大权者,一生所虑皆在平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