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打仗就破产(1 / 2)

 罗志学道:“这么大的开支,光靠我国现今控制的楚南、楚北以及河南一府以及其他零星的地方收上来的税肯定是不够的。”

对此,徐志贤微微点头,他虽然是军人,但是同样也知道财政那边的基本情况。

湖广一地虽然是产粮重地,但是民间的工商业很一般。

如此,帝国在湖广地区的税收,主要就是以农业税为主。

商税方面的话,并不算太多,就这,其实还是靠了工业部下属的各工厂以及专营的盐税所贡献的商税。

自从各厂财务独立之后,工业部下属的各工厂,商行也要按照税法纳税了,哪怕看似这种纳税是左手进右手出,但是纳税的规矩不能坏,所以依旧得走一遍,如此也就产生了工业方面的税收。

只不过为了扶持国防工业,国防工业的税收比例比较低就是了,收上来的总额也不算多。

其次则是官方专营的大楚帝国盐务公司上缴的盐务利税,这盐税收入倒是实打实的收入,并且数量不少。

而上述两部分,也就构成了目前大楚帝国的主要商税来源。

至于说除了官方产业外,纯民间的商税其实不多,毕竟湖广这地方和江南还是不同,传统手工业没那么多,经济结构还是偏向于传统农业的。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iiread銆?p

如此情况下,整个大楚帝国在湖广收上来的税收撑死了也就千万左右(归入国库的税收,不包含留给地方财政的部分税收)。

这千万不到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大楚帝国如今支出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靠着税收,哪怕是加上专营的盐务以及官方企业贡献的税收,那也是养不起大楚帝国的。

那么大楚帝国的庞大开支是怎么支撑起来的?

自然是靠着南征北战的时候,不断抄没的敌对势力以及人员的资产。

大楚帝国的税务部,税收那只是他们的业务之一,还有一大业务就是抄家……

各种藩王、权贵,顽抗士绅大户们,抗税士绅大户们,全都是他们的抄家对象。

而大楚帝国国库里的钱,大多都是抄家来的。

但是抄家收入是一次性收入啊,现在大楚帝国兜里有钱,不代表着明年还有钱啊。

毕竟哪怕是抄没了几千万,也顶不住大楚帝国一年三千多万的财政开支几年啊!

这能维持个一两年就不错,再多,那得把治下的士绅们都杀光了抄家才行……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目前大楚帝国的财政情况而言,如果东进战役推迟到明年去,等到明年上半年的时候,大楚帝国财政看似勉强还能维持下去,但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稍微不慎,就会直接财政破产。

如果推迟东进不说,并且进攻还不顺利,战事拖延那么几个月,分分钟财政破产。

如此情况,罗志学自然不会等到明年再发动东进工事的,那会把大楚帝国财政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这没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罗志学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对于如今的大楚帝国来说,想要维持自身的财政运转,江南是必须拿下来的,并且是要趁着口袋里还有点钱就直接发动战争。

如此才能够尽快的拿下江南,并依托富裕的江南维持自身的财政运转,不至于让帝国的财政破产。

打下江南抢钱,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口号。

只要拿下江南,哪怕是不通过抄没那些士绅大户捞取浮财,只是老老实实收税,以赣北、江南、浙北的情况,一年少说也能弄个三千万。

然后通过官方专营的盐务估计又能捞个大几百万。

同时江南地区将会成为大楚帝国工业部下属诸多工厂的产品销售地。

工业部手底下的工厂,除了兵工厂外,可是还有一堆工厂的产品是能够面向民间,或者干脆就是面向民间的。

比如汉天炼铁厂、汉天机械厂,它们的产品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面向民间的。

汉天炼铁厂出产的铁料,除了部分供应军需外,其实大多还是供应民间了,要不然依靠纯军需,还消化不了汉天炼铁厂的庞大产能呢。

等拿下江南等地后,哪呢汉天炼铁厂的铁料,就能够直接输入江南,或者是变成其他铁制品输入江南。

这个铁制品,也就是汉天机械厂下属农机厂的各类铁制品,包括铁锅、锄头、耙子、镰刀、菜刀、砍木刀、锯子、缝衣针等各类民间生活生产所用的铁制品。

汉天机械厂拥有大量的水力机械,各种军需的高要求零部件都能搞,更别说这些民用品了,生产出来的各类民用铁制品不仅仅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便宜。

最近半年,汉天机械厂出产的各类铁制品,不仅仅在湖广内地销售良好,就连其他地方,尤其是江西,南直隶地区的商人都会偷偷摸摸过来采购一批运回去贩卖。

而一旦能拿下江南,汉天炼铁厂的粗铁料、汉天机械厂的各类铁制品就能够敞开了涌向江南地区,进而捞取丰厚的订单以及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