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战事的主要有功将领们敲定了封赏后,罗志学又下旨设立印度守备司令部,统管印度地区大小一共二十六个殖民地以及直辖领地锡兰岛的地方守备事务。</p>
陆军方面的印度派遣军则是改编为陆军第二十四军,这是过去十年里,继南洋地区的第二十二军,扶桑地区的第二十三军之后,大楚帝国所设立的第三个野战军。</p>
未来第二十三军将会作陆军在印度地区的主要野战兵力,辖有一个甲等师,即第七十二师。</p>
原有印度派遣军原有兵力八千多人,再加上从南洋地区抽调过去的一个混成团合编为第一百七十八师,这个师乃常备乙等师。</p>
另外一支从南洋增援过去的甲等师第十八混成团则是升格为陆军第十八混成旅,兵力扩充到八千人规模,这个旅也是甲等师的编制。</p>
此外还有一个之前从国内抽调过去的第二十七重型炮兵团,也将会继续留在印度并加入第二十四军。</p>
罗志学还决定从国内抽调一个骑兵旅前往印度,以确保第二十四军方面拥有足够的骑兵力量。</p>
而上述的扩编以及增援骑兵部队,实际上主要还是为了补充近卫军部队回国后的空缺,因为当地战事结束后,近卫军就会把兵力调回国内。</p>
这也是近卫军外派作战的传统,要打仗的时候临时排上去打仗,打完回国,是不会在外地长时间驻防的。</p>
而近卫军的五千多人战斗力不弱,等他们回国后,陆军方面自然要抽调兵力来填补他们的空缺。</p>
需要填补空缺的还有一部分海军陆战队的人员,人家海军陆战队也是,需要登陆作战的时候才会抽调过来和陆军一起打仗,打完登陆作战后海军往往就会把陆战队调往其他地方。</p>
毕竟海军的陆战队数量有限,而任务也比较繁重,海军的十几个陆战团常年都是调来调去的,很难和陆军一样,在某一个地方长时间驻防。</p>
把印度地区的兵力简单调整后,剩下需要罗志学亲自处理的印度军务就不多了,一些更细节的东西自然有军务院那边的将领们处理,用不着罗志学操心。</p>
搞定军务后,罗志学就把精力放在了印度方向的政务上,为此他把礼教部、民政部、吏务部等部门的文官首脑们喊过来开会。</p>
商讨在印度地区各殖民地以及锡兰岛这个直属领地的治理问题,还有后续的移民屯垦问题。</p>
对于在印度地区设立更完善的行政机构,派遣相应官员这种事,吏务部方面早有预桉,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p>
刚担任吏务部尚书没多久,也是大楚帝国历史上第二任吏务部尚书的石德义建议把锡兰岛效彷马六甲、爪哇岛等地直接设省。</p>
不过考虑到锡兰省以及印度半岛上的大量零散的沿海殖民地,锡兰省暂时不单设巡抚,而是继续由印度巡抚统管。</p>
当然,换个说话其实也可以认为是把印度巡抚变成了锡兰巡抚,然后由锡兰巡抚兼管半岛上的诸多殖民地事务。</p>
总之,印度地区里暂时只设立一名巡抚,同时设以锡兰省,多个殖民地州府县,如孟买州、国啊州、戈河州,苏拉特县等。</p>
随即民政部方面建议,今年开始加大对锡兰岛上的官方移民,并且把往印度方向的印度活动,最近几年要重点放在锡兰岛上,争取三五年内彻底完成锡兰岛的土着驱逐以及肃清,确保五年后锡兰岛上的只有大楚帝国的子民。</p>
大楚帝国的移民事务,一向来都是由民政部下属的移民司所管辖的,不仅仅负责国内的移民流动,同时也负责海外移民流动,过去这些年来移民司所提倡的驱逐一地屯垦一地的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成功。</p>
在马六甲以及爪哇岛,婆罗洲以及吕宋岛等地都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其中相当多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土着的身影,只剩下勤勉劳动的大楚帝国移民了。</p>
这一次,他们准备在锡兰岛上也这么干。</p>
随后工业部门的负责人季德华表示,受到军方的邀请,工业部门也将会在锡兰岛上筹建一系列的国防产业,主要是设立若干弹药厂、战舰维修厂,枪炮维修厂等前线大军迫切需要的国防产业。</p>
因为距离遥远,运输困难的问题,楚军一向来都有在前线设立小型应急兵工厂,就近供应前线的大军的传统,如早期设立嘉峪关兵工厂就是这种典型的前线兵工厂,主要生产弹药和修理枪械,炮架为主。</p>
而随着大楚帝国击败准格尔,兵力进一步西进后,嘉峪关兵工厂也随之搬迁到尹宁,并更名为尹宁兵工厂……虽然场址换了,名字也换了,但实际上技术人员以及工人还是原来的那一批,连机器设备都是原来的机器设备。</p>
此外还有贝尔加湖旁边的库尔兵工厂,这座兵工厂乃是楚军当年应对俄罗斯作战时候的主力供应兵工厂,几乎供应了当地大军作战所需的八成以上的弹药。</p>
不过后来随着战事逐步西进,因为补给线一步一步拉长,大楚帝国工业部为了解决弹药供应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把库尔城兵工厂的产能向西迁移,在托木斯克以南两百多公里外的新北城设立了一个新的新北兵工厂。</p>
同时承顺二十五年的时候又把和通兵工厂北迁,重新在托博城建成,即和通兵工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托博兵工厂。</p>
而托博是大楚帝国最靠近西线的战略据地,距离秋明不过两百多公里,并且两者还有河流相连,把和通兵工厂搬迁到这里,可以就近为当地驻军提供弹药补给。</p>
因为新北兵工厂以及托博兵工厂的存在,后方的库尔城兵工厂的战略作用逐步下降,目前除了维持小规模的武器生产能力外,已经开始向民用产业转行。</p>
而依托这座逐步转产的兵工厂,加上这里的自然条件不错,不仅仅是西伯利亚两大河流的交汇点,而且周边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很丰富,同时规划中的草原铁路的终点,就是贝尔加湖畔的库尔城,因此这个城市还是比较受帝国移民以及工商业界的欢迎的。</p>
目前库尔城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在北方广阔西伯利亚地区里规模最大的城市。</p>
目前城区以及周边郊区,即整个拥有常住人口二十多万人,并且工业发展的还挺不错的……几乎靠着一己之力供应着整个勒拿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里各移民定居点上的大部分工业产品的需求。</p>
基于库尔城的发展较好,同时小北海府的面积实在太大,帝国高层已经考虑着把小北海府从漠北省里剥离开来,以小北海府为核心,加上其他几个州府一起设省了,连名字都选好了,那就是小北海省。</p>
而接过库尔城兵工厂,承担起来目前西伯利亚西线地区大军弹药消耗的乃是托木斯克兵工厂以及更前线的托博兵工厂。</p>
从帝国边疆地区的一系列小型兵工厂的设立以及取消,也就能够了解到大楚帝国为了解决前线大军补给问题,还是下了诸多苦心的,如今在锡兰岛上设立兵工厂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p>
但是为了确保后续的麻烦,锡兰岛的全面移民化是必须的,大楚帝国可不希望三天两头有土着来捣乱。</p>
同时会因为成本以及技术问题,在边疆前线或海外设立的兵工厂一般都是生产弹药以及修理枪械为主,是没有大规模生产步枪或火炮能力的。</p>
主要是楚军的武器生产,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技术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如今的制式步枪以及火炮的生产难度都是比较高的,需要一整个工业体系来支持。</p>
想要在海外领地搞这么一个大型兵工厂的话难度非常大……或者说投资太大,没那必要。</p>
前线兵工厂搞搞弹药生产,就近供应给前线大军就行了,枪支火炮什么的在国内生产并运输过来也提高不了多少成本。</p>
毕竟枪支火炮这东西虽然也是消耗品,但是消耗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打一仗士兵就换一支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