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美人刮痧话苏杭(一更)(1 / 2)

 侍奉?</p>

朱允炆拿着汤匙,看着局促不安,慌张如受困麋鹿的宁妃,往日里清绝的女子,此刻因病竟凭添了几分扶风的柔弱,尤是在羞涩之下,脸色红润,甚至连白皙的脖颈,此时也透着几分红色。</p>

侍女端来了一碗清水,朱允炆吩咐道:“所有人退下。”</p>

宁妃看着朱允炆,眼神中透着几分哀求,眼看着侍女与太监离开,房门关闭,只留下自己与皇上两人,宁妃更有些无助,还有些许说不清楚的渴望。</p>

朱允炆将汤匙放在碗里,坐在床榻上,轻和地说道:“朕还不至趁你生病欺负你,先把上衣脱下,朕给你刮痧去暑。”</p>

“刮痧?”</p>

宁妃抬起头看着朱允炆,情绪一瞬间乱了。</p>

说不清楚是因为朱允炆的体贴而感动,还是因为渴望不得而失落,亦或是满腹不解。</p>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刮痧,还请宁妃脱去上衣。”</p>

“何为刮痧?”</p>

宁妃有些不解。</p>

朱允炆解释着刮痧之事。</p>

很多人提起来刮痧,就认为一定在古代很常见,好像街两边都开着推拿、按摩、刮痧场所……</p>

这其实这是一种想当然的误解,不能因为刮痧是传统中医经络腧穴疗法的一种,便认为它传统到了两三千年。</p>

事实上,从刮痧的理论来说,确实可以追溯到西汉(也有说秦、战国,尚未定论,主流认识是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所谓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p>

当然,在《内经》里面并没有介绍刮痧,但刮痧的原理,却存在于其中。</p>

唐代时期,出现了苎麻刮治痧病的记载。到宋代,刮痧治疗痧症的记载也并不多。直至元代,刮痧才在民间逐渐发展起来。</p>

明初刮痧还只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民间方法,太医院的太医自然是不会用这种法子治病的。</p>

刮痧疗法,主要发展于明中后期,成熟于清代。</p>

宁妃听过朱允炆的解释之后,知是为自己治病,感动之余,不忘问一句:“皇上如何得知此法?”</p>

朱允炆含笑道:“朕也是在书中看到,既然太医的法子没用,那便换朕的法子,宁妃可愿一试?”</p>

宁妃抬手扶了扶眉头,晕痛总是让人难受,只好答应道:“臣妾愿意,只是,还请皇上转过身去。”</p>

朱允炆看着宁妃,微微摇头,道:“你是朕的妃子,这点还需避让吗?”</p>

宁妃脸更红了,两个手抓着薄薄的锦被。</p>

朱允炆哈哈一笑,知她性情清高,便转过身去,道:“好了。”</p>

宁妃见朱允炆虽转过身,却依旧坐在床榻上,不由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解开外衣,露出了里面的白色亵衣。</p>

亵衣之上,是横枝微绽的红梅。</p>

亵衣之下,是玲珑起伏的曲线。</p>

轻轻拉动,亵衣滑落,显露出光洁粉嫩的肌肤。</p>

“啊——”</p>

宁妃见朱允炆看了过来,连忙拿起亵衣挡在胸前,拉起被子藏了起来,只露个半个脑袋,埋怨地喊了一声:“皇上……”</p>

朱允炆调息了几口气,才压制下去不安的躁动,无力地狡辩了句:“朕不是有意的。”</p>

宁妃露出烧红的脸,嗔道:“无意的更可恶……”</p>

朱允炆顿时郁闷,这话说得好像是没错啊。</p>

“既然宁妃如此认为,那朕以后,便有意吧……”</p>

“皇上,你欺负臣妾。”</p>

宁妃更委屈了。</p>

朱允炆哈哈笑了笑</p>

,示意宁妃趴卧好,然后轻轻拉开锦被,看着宁妃那娇柔光滑的背,不由吞咽了下口水。</p>

“皇上还要看多久?”</p>

宁妃将头侧向里面,娇躯微微颤动。</p>

朱允炆尴尬地笑了笑,伸手将汤匙从碗水中取出,汤匙带出的水,滴落在宁妃的后背之上,然后用汤匙轻轻按压,刮动,询问道:“这个力道可痛?”</p>

宁妃低声回道:“不痛。”</p>

朱允炆又沾了一些水,稍微加大了一些力道,刮了几次下来,一道红印便清晰显现了出来,而在红印之中,则是紫黑色的痧。</p>

“天热便不要走动,待在这钟粹宫,有什么事,交给侍女去办。”</p>

朱允炆一边刮痧,一边说道。</p>

宁妃逐渐适应了刮痧,听闻朱允炆的关心,眉眼中有些开怀,便回道:“皇上,昨日是交割之前的封箱检查,骆才人、贤妃也都在盯着,臣妾怎能独自待在钟粹宫?只是臣妾的身体不争气。”</p>

朱允炆笑道:“你是这后宫唯一一个敢拒绝朕邀请的清绝女子,如寒梅之花,清冷孤傲,如今夏日来了,依你这清冷性情,老天也看不过去了。”</p>

“皇上,说好不提这件事……”</p>

宁妃埋怨道。</p>

朱允炆看着越来越多的痧出现,叹息道:“其实朕也知道,这一年来,冷落了你、贤妃与骆才人许多,是朕对不住你们。”</p>

宁妃连忙说道:“皇上莫要如此说,会折煞臣妾。大明江山万千之事,均系于皇上之手,朝事繁重,臣妾是清楚的,听闻皇上为了国事,总忧虑重重,夜不能久寐,臣妾只恨自己无法帮皇上分忧。”</p>

“你们已经做得够多了,后宫若真能银钱自供自用,那便是你们无上的功劳。”</p>

朱允炆很感谢宁妃等人的付出。</p>

皇室财政,在很多时候都关系着国家安危。</p>

有些皇上极度有钱,而朝廷穷得揭不开锅。有些皇上穷得给老婆买不起首饰,而朝廷有钱。</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