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孙训导的训导(二更)(1 / 2)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p>

送后勤?</p>

朱棣看了一眼徐辉祖,微微摇头。</p>

徐辉祖了然,起身打断了霍邻:“你们二人倒是有志向与胆魄的,想要在军中效力,我看可以,不妨就从书吏作做起吧。”</p>

霍邻有些郁闷,自己话还没说完呢,这就留下了?宣青书也有些意外,事情进展的太快了一些吧?</p>

朱棣把玩着砚台,说:“书吏吗?还需要考校一二,其他人都退下吧,改日再议西北事。”</p>

瞿能、徐凯等人见状,只好行礼离开。</p>

刘儁准备好笔墨,示意道:“把想说的,都写出来。”</p>

霍邻、宣青书对视一眼,各自落座,提笔润墨,随后便是挥毫而走,竟没有半点卡顿。两人在行文之外,甚至还草绘了西域舆图,说明了各中部署。</p>

徐辉祖在两人身后不时看看,目光中透着欣赏之色,不成想在这里竟遇到两个颇有眼光的书生,看其谋略与设想,竟与朱允炆不谋而合,或是可塑之才。</p>

霍邻收笔,双手拿起纸张,微微颤过,吹了吹墨,抬头看向朱棣:“大将军,还请过目。”</p>

徐辉祖接过,拿到桌案旁与朱棣一起详观。</p>

朱棣见霍邻的思路清晰,直切要点,针对明军的困难与问题也作了充分考量,提出了以战养战,乘胜追击的作战设想,主张先取沙洲、敦煌,再取哈密,最后图谋亦力把里,对此人更是高看一眼,至少从文中看,此人是有着清晰头脑的。</p>

宣青书的文稿送来,朱棣也不由地眼前一亮,相对霍邻武力征服,大踏步图谋西域的设想,宣青书更重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主张在哈密、吐鲁番建立稳固的后勤基地,兴建坎儿井等水利,打造农田,为长期占领与持续作战打下基础,提出一年略地、两年控制,三年归化的设想。</p>

徐辉祖看过之后,也禁不住赞叹连连。</p>

人才,人才啊!</p>

何我大明多才!</p>

朱棣很满意地将两份文稿放在一旁,审视着霍邻、宣青书,严肃地说:“沙场征战,无穷变数,谁也无法护你们周全。一旦跟随大军前往西北,很可能再也无法活着回来。现在离开,回你们的学堂,修习课业,考取功名,方是正途。”</p>

霍邻有些着急,站起来道:“大将军,儒家要义,修身治国平天下。我等已修身二十五六载,是时候让我们一展胸中抱负,治国平天下了。为君分忧,为国而战,纵是抛头颅,洒热血,将命丢在西域,也无怨无悔!”</p>

宣青书上前:“君子一世,当问心无愧!我心日月,天地可鉴!”</p>

朱棣嘴角微动:“好,好男儿。既是如此,那就留在军中效力吧,若有战功,则另有封赏。”</p>

“谢大将军!”</p>

霍邻、宣青书答应道。</p>

徐辉祖看着面露难色的宣青书,问:“怎么,还有何事?”</p>

宣青书指了指桌案上的端石荷花砚,苦着脸说:“这是孙先生心爱之物,我们需要将它归还。我们想,孙先生应该在来大营的路上,还请将军救我二人,莫要被先生给打肿了双手。”</p>

朱棣看着宣青书亮出双手,想起自己的儿子朱高煦也曾被杨士奇打过掌心,板着脸说:“先生打你们,那是天经地义。若连先生这一关都过不去,那你们如何能走出嘉峪关?去,差人把孙先生接来。”</p>

“不用接了。”薛夏走入大帐,淡然行礼,然后道:“孙先生已到帐外。”</p>

“快请。”</p>

朱棣伸手。</p>

孙长威终还是来了,看着宣青书、霍邻两人站在一旁低头,强忍着怒气,对朱棣、徐辉祖行礼,一张嘴便惊住众人:“大将军可是收下了这两人?”</p>

朱棣微微点头:“算是吧,不过尚没有拟好任命文书。”</p>

孙长威摇头,严肃地说:“任命文书?我看还是没必要了吧。”</p>

“先生!”</p>

宣青书、霍邻着急,连忙出来央求。</p>

孙长威抽出腰间的戒尺,威严地看着两人,呵道:“为师与将军说话,莫要插嘴,退下!”</p>

朱棣看着孙长威,缓缓说道:“我看两人有点才能,对西域也颇为了解,想带在军中,先生不妨割爱一年半载……”</p>

孙长威上前一步,沉声道:“什么叫有点才能?霍邻、宣青书乃是我最得意的弟子,霍邻粗中有细,善控大局,谋略大胆激进,颇有霍景桓之风。宣青书做事沉稳,步步为营,善补破绽,能力极强,即便是将二人送至国子监,也是一等一的人才!”</p>

“呃?”</p>

薛夏愣了,这个家伙现在说的和告诉自己的不一样啊。</p>

宣青书、霍邻也不明所以,即感动于先生的肯定,又惊讶于先生的表态。</p>

朱棣也一时摸不着头脑,徐辉祖也看得有些迷糊,这算什么,你不是要带走他们的,怎么还夸起来了?</p>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