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朱重八的真正目的(2 / 2)

铁骨铮铮朱某人还是老老实实地掏出了一本《论如何均平徭役赋税》,恭恭敬敬地递交给了太祖爷!</p>

若是先前,朱某人定然是大大咧咧地扔在桌上,哪里受得了这鸟气!</p>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形势比人强啊!</p>

均平徭役赋税?</p>

嘶……</p>

看见这几个字,几乎刹那之间,太祖爷便一把夺了过去,认认真真地翻阅了起来,脑门上的好感值却是不断在飙升!</p>

嗯,这波看来是妥了!</p>

等到好感值飙升到了足足八十,朱某人彻底放下了心来,大大咧咧地坐在对面,给自己倒起了香茗。</p>

为何在此刻上交这本《论如何均平徭役赋税》,指导老爷子推行比较合理的徭役赋税制度?</p>

这还得多亏了李善长的提醒!</p>

郭桓一案给大明帝国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总计达精粮两千四百万石,而当时国库一年的收入不过是两千九百四十万石,这一对比可以看出郭桓等人贪腐的数目是多么的触目惊心。</p>

加之极其“仇富”的太祖爷本就痛恨贪官污吏,所以他们以及任何参与此案之人皆是必死无疑!</p>

但太祖爷为何要扩大此案的牵连程度?</p>

朱雄英认真思索过后,原因无非两点。</p>

其一,尽可能地借此机会诛杀功勋贵族!</p>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了,大明帝国建立之后,太祖爷论功行赏、封赏百官,功勋贵族的封地遍布天下,尤其是国家富庶之地。</p>

但是功勋贵族并非如同徐天德这种心里有数之人,大多皆是横行不法,依仗势力,欺凌乡邻,鱼肉百姓以至于太祖爷起初还命工部铸造铁榜以训诫公侯。</p>

奈何若是训诫有用,还要警察……法度做什么?</p>

太祖爷对此也算是后知后觉,这才心狠手辣地举起了天子之剑,走上了一条杀尽不法勋贵的道路!</p>

因此朱雄英特地在此书之中提及如何整顿功臣勋戚,如收回其免死铁券、废除爵位世袭制度、武将大演武等!</p>

此举无异于给功臣勋贵再次套上了一层枷锁,但为了保住他们的狗命,朱某人也是用心良苦啊!</p>

其二,借此机会整顿地方士绅豪强!</p>

若说不法勋贵大多居于中央朝堂,京师之内,那么地方之上横行一方的士绅豪强便是太祖爷此次重点打击的对象!</p>

</p>

这正是帝国之狐李善长提出的“个人拙见”,却无异于给了朱雄英当头一棒!</p>

郭桓等人身居中央朝堂,如何能够遥控地方进行徇私舞弊、偷盗官粮?</p>

这是一条遍布天下的贪腐链啊!</p>

郭桓等人不过是高层,而中基层正是那些地方官吏、士绅豪强!</p>

地方豪绅和各级官吏勾结,有的通过伪造册书、谎报灾荒、苛捐杂税等各种形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形成了一个由功勋贵族、中央朝堂与各级地方官吏、地方士绅豪强组成的利益集团。</p>

一层一级,拾级而上,输送利益,官官相护,最终构成了这一条令人作呕的利益输送贪腐链!</p>

史载“郭桓案”涉案人员中尤以江浙一带的大地主居多,因此在太祖爷大肆追缴赃物钱粮的过程中,江浙一带的豪门大族、地主阶级都因此案而破产。</p>

民间富人大抵破产!</p>

谁获利最丰?</p>

太祖爷!</p>

或者说,大明帝国!</p>

此案办得越发血腥,牵连人员越多,越能震慑百官,令其不敢再越雷池一步!</p>

除此之外,还可成功打击进而摧毁由功臣勋贵、各级官吏、地主豪绅组成的贪腐链,利于加深朝廷对地方的统治!</p>

即便如此一来,可能会牵连不知多少无辜朝臣百姓,害得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p>

但是太祖爷在乎吗?</p>

不在乎!</p>

朱元璋真正在乎之事,唯有大明国运!</p>

【作者题外话】:朱重八要开始扒皮不当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