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3、巴黎与都灵(1 / 2)

巴伐利亚玫瑰 FazoR 4691 字 2019-09-07

 1858年的圣诞节,因了上意大利问题,维也纳宫廷显得有些气氛紧张。()而在整个国家来说,上意大利似乎遥不可及,自然并不被人们放在心上。跟平民们的欢快心情相比,哈布斯堡家族便显得沉郁许多。

伊丽莎白皇后的21岁生日照常举行了盛大宴会和舞会,战争的危机下照样歌舞升平,倒充分显示了奥地利皇室的气定神闲。只是人们都不知道,这是奥地利皇帝的胸有成竹呢,还是完全不明白情况的自视甚高。

1859年新年伊始,拿破仑三世在接见各国使节的新年例会上,以一种奇异的漫不经心的口吻,对奥地利驻法大使赫布奈尔说:“我很遗憾,我们两国的关系没有像我希望的那么好,对此我感到遗憾。但是我请你转告奥地利皇帝,我对皇帝的感情始终没有变。”

欧洲外交界为之哗然。法兰西皇帝向世界表明法国与奥地利的关系趋向紧张化,这使得一些与两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开始坐立不安。

1月10日,撒丁国王在撒丁议会发表御前讲话,慷慨激昂的宣称:“虽然我们尊重条约,但我们对意大利这许多地方想我们发出的痛苦的呻吟不能无动于衷。”矛头直接指向奥地利。撒丁国王的演讲所产生的震动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显得更为强烈,英国驻都灵公使称之为“射向1815年条约的一枚火箭”。

奥地利立即做出反应,加快向伦巴第派遣援兵地步伐。

事情的直接起因。乃是因为意大利小公国马萨摩德纳的居民向撒丁国王请愿,要求撒丁王国的保护。撒丁国王便以此为借口,向马萨边境派兵,做出占领马萨公国的姿态。而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撒丁无权对外出兵。这将必定引起奥地利的干涉。而将奥地利的外交抗议最终转化成武力干涉,并不是很困难地事情。

英国外交大臣致函法国外交大臣,在信中劝诫法国不要对奥地利采取敌视态度。并以威胁的口吻指出,重组意大利违背1815年条约。而视这些条约为神圣不可侵犯地保守的欧洲将共同捍卫之。对于英国的干涉,法兰西皇帝有些措手不及,因此只得授意外交大臣回复英国,除非法国先受到挑衅,否则决不开战;法国的外交目标是维护条约而非践踏条约。

而俄国的态度,本身就倾向于法国,更何况路易.拿破仑的堂弟拿破仑亲王前不久刚去过圣彼得堡。

撒丁对英国的“关切、忧虑和惊奇”保持沉默。暗地里仍然坚持做着备战准备。

面对英国地压力,维也纳方面则由首相兼外交大臣鲍尔回复说道:“若是英国要求和平,应该去巴黎和都灵,而不是维也纳。奥地利并不希望战争,但也不害怕战争。”这也是皇帝陛下和皇后陛下的意思。得到了犹太财团的资金支援的许诺,以及伊丽莎白皇后陛下对战争的准备,奥地利并不介意打上那么一场。

“奥地利……现在也许就是需要一场胜利,来向世界证明。奥地利仍然是骄傲的庞大帝国。”伊丽莎白冷冷的说道。

“是的,陛下。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地。如果无法避免战争,那么奥地利一定要胜利。”华伦斯塔主教温和的说。

“主教大人,您对奥地利的军事实力怎么看呢?”

“我想……奥地利的30万军队,对上撒丁顶多10万的兵力,要想取胜不是困难。这还不算上奥地利可以临时募集的20万军队。”奥地利1853年曾经一次性裁军接近10万人之多。惊人地大手笔,全撒丁就算上预备役和退伍军人,勉勉强强也不过才能有10万军队。在兵力上,仅仅人数的差异就很够撒丁好看的。可是法国……

“不过如果法国派兵参战,那么奥地利能否取胜就很危险了,是不是?”

“是的,皇后陛下。战争的成败在乎与法国是否派兵参战。法队是欧洲第一劲旅,这是毫无疑问的。”

伊丽莎白心里很是不爽,“我非常不喜欢那个科西嘉土匪。”

“我也不喜欢,可是在他的叔父的统治下。法兰西军队成为几乎所向披靡的战争机器。这是事实。”

“那要想个办法,让法队根本无法进入撒丁地区。”伊丽莎白凶狠的道。

“这个……”华伦斯塔主教擦汗:美皇后发起脾气来真是凶巴巴地。可是……还是挺好看地,一点儿也没损害皇后的美貌。

“你瞧,法国对这次战争充满期待。甚至为了表明心迹,连皇帝地堂弟都跑去都灵,就为了跟撒丁国王的女儿结婚。这还不能表明路易.拿破仑的态度吗?”伊丽莎白嘴角挂着讽刺的微笑。王室成员的婚姻都逃不开政治婚姻的阴影,就连法国皇帝也不例外。撒丁的克洛蒂尔德公主与法国皇帝的堂弟拿破仑亲王的婚礼定在1月30日。这个万众瞩目的婚礼吸引了全欧洲的注意力。

“皇后陛下不必着急,英国女王一定不会对这次联姻袖手旁观。欧洲大陆的不稳定是英国最不愿意看见的。”

“外交斡旋未必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总之,我倒是不介意打上那么一场的,但是我希望,在舆论上能够占据道德制高点。”

“陛下英明,能够拉拢英国的支持是最好的。”

“是的,我不信任普鲁士,或者说,普鲁士不能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后援。”伊丽莎很了解普鲁士是如何对待奥地利地,自然这种事先早知道不能告诉任何人。不然就太鬼魅了。

“俄国……不消说了,肯定不能指望的,不在奥地利背后插上一刀都算仁慈。”

伊丽莎白不断叹气:“奥地利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倚仗的盟友。巴伐利亚……那是太小了,微不足道;其他德意志国家也是太小。那么大的欧洲,奥地利竟然如此孤立无援。”

“那是因为奥地利……实在是个举足轻重的大国。人们担心欧洲没有足够强大的国家来稳定局势,又担心某个国家太过强盛,因而导致欧洲局势的不平衡。这就是之所以为什么当年俄国、奥地利等国家联合打败拿破仑.波拿巴地原因:太强大的某个国家会成为欧洲地危险。在这个危险没有爆发之前。要先扼杀掉。”华伦斯塔主教耐心解释:“这也就是英国一直奉行的平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