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塔罗悲剧(2 / 2)

蓝色多瑙河 FazoR 5224 字 2019-09-07

****

1874年5月,维特斯巴赫家族的利奥波德王子登基成为墨西哥皇帝。这是一个依附在法国殖民军队武力下的傀儡政权。在此之前,墨西哥国内经过了并不代表民意的“民选”,投票选举出了他们的新君主,然而那位著名的前总统贝尼托·胡亚雷斯在墨西哥国内仍然具有极高的民望,强行要求墨西哥人改换门庭是极为不明智的行为。

拿破仑三世的走狗、驻墨西哥法军总司令弗朗索瓦·巴赞东拼西凑了一个由教权派和保守派组成的“名流议会”,导演了利奥波德王子称帝的公民投票。1864年4月,拿破仑三世与利奥波德签订了《米拉马协议》,协议中规定,法军留驻到1867年年底,以支持利奥波德政府,利奥波德则承担法军的军费2.7亿法郎,并负责支持法军的军饷。在拿破仑三世的授意下,新任墨西哥皇帝还承认了墨西哥所欠的英、法、西三国的债务。但实际上,利奥波德皇帝接收的是一个完全空虚的国库,根本不可能支付如此庞大的开支。为了克服财政危机,利奥波德委托法国银行家为墨西哥发型了1.14亿比索的债券。法国扣留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作为墨西哥向法国支付的债务,又扣留其中的四分之一作为向欧洲国家支付的债务利息。这样,刚刚登基的新皇帝立即使墨西哥的债务扩大了三倍。

这完全是在宰杀一只下金蛋的鸡——当然墨西哥未必就真的是金鸡。这种“捞一票就走”的指导思想,基本上就是土匪的思维方式。在非洲、在亚洲、在南美洲,侵略者们都是如此行事的。

利奥波德虽然出身于欧洲最古老的王室家族之一,却并不代表他具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信念。他没有作为**君主所必须的政治品质,也不具备作为民主政治首领所需要的组织与政治才干。他天真的以为自己是应了墨西哥人民的请求来拯救墨西哥的,他想做一个公正的好皇帝,却完全没有意识道,自己的统治正是建立在他背后的英法西的军队的强权上的。他认为自己能够平衡墨西哥国内的各个政治派别,但是首先必须结束目前这种动荡的局面,而这恰恰离不开军队的武力镇压。

他承认胡亚雷斯政权曾经作出的改革,拒绝归还已经被没收的教会财产——实际上除了土地和建筑,他也没有什么更实际的东西能够用还补偿教会的损失。他邀请温和派和自由派人士加入内阁,甚至还写信给胡亚雷斯,对他的爱国情绪表示“欣赏”,并寻求他的“合作”。这样,实际上这位冒失的新君主顺利开罪了教会派和背后的支持者。

很快,罗马教皇的特使前往墨西哥,要求利奥波德完全废除自由派政权的改革法,退还被没收的教会财产,遭到了利奥波德的拒绝。教会派人士转而反对起新皇帝来。

随后,利奥波德又发现,法军总司令弗朗索瓦·巴赞完全听命于他的皇帝拿破仑三世,而不拿他这位墨西哥皇帝当一回事。巴赞傲慢无礼,极力破坏利奥波德皇帝所做出的一切向墨西哥人民示好的努力。

近在咫尺的美国对法国在墨西哥的举动十分不满。

结束了内战之后的美国政府,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睡榻旁的危险上。美**方领导人积极要求以武力把法军感触墨西哥,格兰特将军提醒约翰逊总统说:“企图依*外国刺刀在本大陆建立君主制,这是对美国的敌对行动。”

大批军火和装备被运送到国境线附近,准备随时支援胡亚雷斯的战斗,而且还下令谢里登将军率领5万多人的一支军队开赴德克萨斯,准备随时进行直接军事干预。但是直到1865年年底,美国国务卿也只是派遣思科菲尔德将军秘密出使法国,在餐桌上向法国皇帝谨慎的提出,要求法军撤离墨西哥的立场。1865年12月,美国国务卿在发给法国外交大臣的照会中,警告说如果法国不停止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那么就会严重破坏美法两国的友好关系。

拿破仑三世真正感到了威胁。难点在于法国不可能派出大量军队远赴重洋,这对于法军的远洋运输能力和军费开支是个巨大的考验和磨难。并且留驻在墨西哥的法军在军事行动上遭遇到了难题:他们无法真正消灭自由派的政权和武装力量。胡亚雷斯不仅从美国得到军火和物资的援助,还得到了大批志愿人员参加他的军队。法国为了维持留驻在墨西哥的军队,已经花费了2亿多法郎,这给法国人民造成了不堪忍受的重负。这样多方权衡之下,法军终于被迫于1866年开始撤军,最终在1867年3月,法军完全撤出了墨西哥。

这意味着利奥波德政权的完全覆灭。

当法军于1866年4月发表撤军声明的时候,巴伐利亚国王、年轻的路德维希二世曾经说要派遣一支部队将利奥波德王子救出墨西哥,但是这位行动力明显不足的国王很快就忘记了这回事。而利奥波德也天真的拒绝了拿破仑三世向他提出的退位的建议,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随最后一批撤退的法**队离开墨西哥。

他仍然认为,墨西哥人民对他是有感情的,却不曾想到,胡亚雷斯需要的不是一个挂名的君主,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家权力。胡亚雷斯不是刮一票就走的掠夺者,而是想在这片国土上建立起一个人民民主的自由国度的革命者和政治家。利奥波德下场在最后一名法军离开墨西哥国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墨西哥皇帝非常勇敢的离开了墨西哥城,前往克雷塔罗前线指挥作战,然而他哪点可怜的而军队又怎么能够抵挡5倍之多的自由派大军?利奥波德走投无路,只能投降。

胡亚雷斯不顾众多欧洲国王的求情,判处了利奥波德皇帝死刑。

胡亚雷斯的狠绝,得到了奥地利皇后的赞同。

弗兰茨很不理解:“茜茜!那可是一位维特斯巴赫家族的亲王啊!”

茜茜则是说:“聪明人就应该抓紧最后的机会,宣布退位,跟随法军撤出墨西哥。这样虽然狼狈,可是保住了性命。如果把家族荣誉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高,那就是他个人的悲哀。前几年的希腊国王很是个参考。”然后又说:“维特斯巴赫家族还真是奇怪,尽出这种君王,可悲啊,可怜!”

拿破仑三世则是痛恨起美国政府在此事件中起到的作用。他从来就没有喜欢过“那些下等人”。当初的殖民地移民可不怎么体面呢!

美法关系因此十分紧张,直到若干年后拿破仑三世被推翻。

——————————————

本章部分段落摘自《国际关系史》卷二

*****

再次陷入“我真是越写越烂”了的怪圈中,十分纠结,纠结的很~~

(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手机访问:电脑访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