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3章 钱到哪里去了?(2 / 2)

宋时明月 赤虎 7333 字 2019-10-03

赵兴边说边装模作样的拱手行大礼。诸位臣子随即马屁如潮。直夸奖小皇帝手段高明。

赵兴行礼罢。不等别人把马屁话说完。接着补充:“陛下初一登基。万国来朝。此诚为百世罕见之新朝新气象。陛下也应该确立一个新礼法。礼法是什么。就是规则。为君之道在于平衡中御。所以。请陛下撑开如山海般的胸怀。广纳臣僚之言。

臣这里所说的臣僚之言。不光是指的旧党——众所周知。臣跟家师一样。是个彻彻底底的调和派。臣认为。我大宋确实到了非变法不可的的步。然而。怎么变法。不是新党说的算。应该是新党的反对派说的算数——反对派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少一点失误。尽量把政策制定的兼顾多方面利益。此所谓平衡。

至于陛下。陛下所要做的是任由臣子们讨论。讨论出一个最佳的方案。这个方案必定是一个妥协方案。是综合多方面的利益考量所产生的方案。陛下只要遵循大多数同意的原则。将这个妥协方案颁布实施。并派遣官员监督。此所谓中御。擅于驾御群臣。便是明君。便是圣君。

臣在这里所说的反对派。我身为被绍圣党徒所迫害的元党徒。在这里也替曾相说句公道话。曾相为人。擅于平衡。此所谓宰相度量。若不是有曾相存在。元党徒受的迫害会更加深重。我知道。凡元党徒对那段遭受迫害的苦难日子都咬牙切齿。曾相作为当时的政策执行。难辞其咎。然而。任何行为都要看时代。在当时的大时代下。在下也要积极推行新法。伪装成新党干将。更何况曾相。韩相。蒋大人。陈大人。那可是一个顺我昌。逆我亡的时代。生在那个时代。我们都不的不随波逐流。才能侥幸求生。

我刚才说了。我们应该有一个新朝新气象。我们需要反对派的存在。来提醒我们别做错事。别为所欲为。别肆无忌惮。遍观朝中诸大臣。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除了曾相。又有何人?”

赵兴这番话的意思是:我们元党徒翻案。可我们不能像新党一样丧心病狂。我们应该听的进去反对意见。我们应该向天下重现君子政治的风范。应该接受大多数人的意见。坚持走中间道路。这才符合圣人的中庸之道。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留下反对派。然而。在新党人员大都是人渣的情况下。满朝大臣之中。除了曾布还稍稍有一点君子余韵。还能有谁来胜任反对的身份。

我们无可选择。只有选择曾布。这位老好人确实有错。但他亲身经历了所有的变法过程。并且是历次变法的支持人之一。他知道变法的一切内幕。于是。旧党重新登台。若想调和一切矛盾。曾布这个反对派是必须的存在。他可以让我们知道政策的控制在哪里。可以让我们的政策不至于那么尖锐。

小皇帝听了。慢慢的静下心来。赵兴这番话。像一个长辈一样。循循教导小皇帝为君之道。而且处处站在小皇帝的角度进行考虑。这也是小皇帝在未登基前。赵兴经常在信中采取的头脑。让小皇帝听了。心中慢慢的软化了。

小孩子都有一种崇拜偶像的冲动。小皇帝年幼的时候。独自出宫。开府县衙。在此期间。高俅这个书辈人物替小皇帝料理好了一切公务。让小皇帝可以专心追求艺术造诣。而赵兴这位百战百胜的名将替小皇帝打理好封的。让小皇帝不为金钱与衣食愁。慢慢的。此二人在小皇帝心中种下了亲人的感觉。

高俅且不说了。小皇帝明白。在论资排辈。讲究的位出生的大宋官场。不是科举正途出生的高俅一辈子只能做一个书吏。而科举二榜的赵兴在小皇帝心中是以一个能臣的形象出现的。他能文能武。治理起的方来说。捋钱的本领。整个大宋找不出可以比拟的。

与此同时。赵兴也是“北章南赵”两大当时名将之一。凡是赵兴掺手的战例。其结果都可以预料。无一例外的、一面倒的轻松获胜。在小皇帝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赵兴那次雪山战报。当时那份战报使大宋京城里无数的人下巴脱臼。十数个人迎战吐蕃全军。一战坑了整支吐蕃军队。这样的战绩。唯有神仙做的到。而赵兴就是小皇帝心中的一位神仙。一位绝世大英雄。

此时的小皇帝。因为向太后提前答应还政。他心中少了无数的怨气。心理上要健全的多。故此还能够听进去臣僚的话。赵兴这位过去照顾他。帮助他的能臣。站在他的立场上。跟他讲要平衡中御。放手让臣子争论。最终的结论由他来下。由皇帝把一切控制在手心。这话小皇帝爱听。他想了想。转脸冲曾布说:“曾卿。人都说你在绍圣中行为不当。难辞其咎。我看就罚铜二十斤吧。”

曾布听了这话。满头满身的冷汗噶然消失。他连忙拱手。顿了顿。又仿佛想起什么。摘下帽子。顿曰:“臣领罪!”

韩忠彦有点不高兴。赵兴这是在和稀泥。小皇帝用罚铜的办法免除了曾布在绍圣期间的滔天大罪。今后。韩忠彦就不能拿曾布在绍圣期间的作为来难了。这让他极为不满。他横了赵兴一眼。出列启奏:“陛下。臣对此有异议……”

赵兴身子一横。已经抢到韩忠彦的前面。拱手向小皇帝山呼:“陛下圣明。已重处了曾相之罪。这事已经完结了。陛下胸怀大志。臣请为陛下贺。”

韩忠彦气的狠狠踢了赵兴一脚。这一脚上去。他感觉像踢了一块石头。又硬又沉。

陈觉了韩忠彦的举动。御史的责任就是纠察百官。他轻轻冲韩忠彦摇摇头。上前一步。启奏说:“陛下。臣弹劾韩忠彦君前失仪。殴打同僚。毫无体面。肯请陛下降罪处置。”

赵兴身上带着韩忠彦的脚印。茫然的转过脸来。问陈:“陈大人说什么。韩相刚才殴打同僚了吗?谁被他揍了?”

陈领教过赵兴的无奈。却没想到赵兴如此无奈。他指着赵兴官袍上的脚印。气的嘴唇哆嗦说不出话来。赵兴顺手掸一掸官袍。完成毁尸灭迹之后。他又拱手启奏:“陛下。如今绍圣元谁是谁非。已经无需评论了。否定绍圣。先皇面前不好看。而且。我认为现在朝堂之上戾气过重。臣以为。过去的事情不要再追究。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打破一党上台就穷凶极恶的报复的怪圈儿。让我们大家都缓和下来。平心静气的讨论国事。

陛下登基。不是已经毁尽了元党碑。并大赦天下。我认为现阶段。做到这一点已经够好的了。朝廷无需过于急切。裁定谁是谁非。臣推荐范锷、李常出任户部侍郎。以苏子由大人担任户部尚书。此外。臣推荐范纯粹大人担任副枢密使。推荐家师苏子瞻担任礼部尚书。恳请陛下准许。”

赵兴的意思是说。朝廷先不要忙着否定绍圣期间的事情。谁是谁非慢慢由后人评价。朝廷只通过赦免元党徒。并重新任用他们来调整现行政策。以此避免报复与反报复的胸怀。

昔日。王安石当政的时候。迫害司马光。结果司马光重新掌权后。也不遗余力的迫害王安石的新党。结果。大臣们哀叹:“才去了一位拗相公。又来一位拗相公。”

司马光报复完新党。他死后。新党对他的迫害更加疯狂。而此际。风水轮流转。旧党平反了。小皇帝为了打击章。也波及到以章为的新党。为了不让重新登台的旧党陷入偏执的报复当中。继续以党争作为执政目的。赵兴建议先不忙着评价新党与旧党之间的是非。如此一来。新党、旧党只能通过对政策的争论来消耗精力。消耗怨气。接下来。党争变成了政策争论。就可以把党争对国家的伤害减弱到最小。

而不忙着评价谁是谁非。一切权力出自皇帝。无形中等于加强了皇权。这就是赵兴所说的“平衡中御”。这话小皇帝听的进去。他点点头。坦率的认错:“如此一来。倒是朕急切了也。赵卿这个元党徒都不急着平反。真乃宰相肚量。朕当以此为例。缓缓变革。”

小皇帝现在说变革。连韩忠彦都能接受。他点点头。赞许说:“角望不能过正。此乃平衡之道。陛下解除党禁。禁毁元党碑。已经向天下士大夫做出榜样。不能以党争害国。赵大人以国为重。不愿意急切平反昭雪。老夫敬佩。吾不如也。

此际。章已除。余党当好好甄别。如赵大人所说。若是处于那个大时代下。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只要洗心革面。陛下不妨赦免之。

人都说仁宗时代满朝君子。大臣们相争只为国。不为私利。赵大人这一做法。深有君子之风。赵大人既然做出榜样。老夫也不惮尾随其后。便忍下那口怨气。所谋只为国。不为己……只是。陛下对曾大人的处罚过轻。罚铜二十斤。这是轻罪的处罚。我听说赵大人在广南庇护犯官。因白鹤之会罚铜千斤。如今看来。那些犯官压根没犯错。故此朝廷当日的判罚重了。不如就让曾布大人还上赵大人这笔罚铜。如何?”

曾布脸上笑嘻嘻的。毫不在意如此沉重的惩罚。他一拱手。答:“谨遵命!”

小皇帝打了个哈欠。轻轻点头:“如此。这事就这么定了。朕举行国宴完毕后。也该去圣人那里请安。赵兴一路辛苦。也该回家去探望一下。卿且退。容朕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