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鹰之利爪(2 / 2)

““钢爪”部队?好的,长官。”艾莉卡并没有玩过c≈ap;ap;ap;ap;c系列,因此也没想这么多,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名字很拉风罢了。至于称呼蒋玉成为“长官”,她虽然不大情愿,但是作为军人的纪律性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现在的蒋玉成已经明确了身份,而且还是在cic这样的正式场合,向蒋玉成敬礼自然也就是应该的了。

“本舰舰名“亥伯龙号”,编号cvn-16,是“钢爪”第一特遣舰队旗舰,也是目前唯一的一艘战舰。”蒋玉成继续说道。

“首长,我们的徽标设计成这个样子可以吧?”就在蒋玉成说话的时候,eva的系统ai已经自动合成出了“钢爪”部队的logo――这个logo以uisaf军旗上的三角箭头标志为背景,前景则是c≈ap;ap;ap;ap;c3中,gdi的鹰爪标志。

“嗯,非常好――这ps技术跟四国桑有一拼了。”蒋玉成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现在,“钢爪”第一特遣舰队,出击!”

――――――――――――――――――――分割线――――――――――――――――

对于一艘正常的航空母舰来说,一般情况下当身为舰队司令官的蒋玉成下达了“全甲板攻击”的命令之后,舰队庞大的参谋部门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只有一句话的命令,细分为一个完整的,可以用于航空兵部队指挥与调度的作战方案。

不过“亥伯龙号”上并没有舰队参谋部门,而且实际上也根本就不需要参谋部门――因为先进的,高度信息化的eva系统本身,就带有参谋的功能。蒋玉成下令几分钟后,整艘航空母舰作为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就已经开始了有条不紊的运转――

因为战场环境非常简单,所以eva系统直接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调取了一份美国海军全甲板出击行动的方案,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进行简单的修改和完善之后,就形成了一份可用的作战计划。

相对于陆基机场,航空母舰的甲板长度和面积都要小很多――要想在如此狭窄的空间进行数十架战斗机的运作和调度,自然也就有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出发的,是两架sv-22“鱼鹰”多功能倾斜旋翼反潜机――他们的任务,是在航母附近的空域待命――万一有哪个倒霉蛋起飞失败,掉进海里的话,他们就得第一时间下去捞人。正常情况下,接下来出发的,应该是二号起飞点上的e-2d“鹰眼”预警机――但是刚才在全甲板攻击开始之前,已经有一架预警机先期出发,前去监视敌方目标舰队了,因此现在就用不着单独再出动预警机了。

随后,第一批出发的飞行员在听取了任务简报之后,从舰队航空作战指挥中心里走了出来――同一时刻,四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已经通过升降机送上了飞行甲板,准备就绪。

首先出发的飞行员们,在领队的“sordsan”斯诺上校的带领下,来到飞行甲板整备区。在系统的“设定”里,斯诺上校是一位在航母上服役了近二十年,有着8架敌机击落记录的王牌飞行员,执行这样的作战任务自然可以称得上是轻车熟路。

战机已经通过了前期所有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因此“福禄娃”们很快就完成了飞机的弹械、装备以及飞机本身的整备工作,只等飞行员前来接机。着装完毕的飞行员们来到了战机旁,开始跟身穿棕色套衫的技师长一起从机体外部开始检查确认,油压管路是否漏油、扰流板等等的操作装置有无异常、弹械装备是否挂载妥等等。

确认一切正常之后,斯诺上校在勤务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给技师长敬了一个礼后便沿着小梯子爬进了战机的前座驾驶舱。虽然驾驶的是双座型的“超级大黄蜂”,但是他的后座却并没有武器系统操作员。登机之后,斯诺上校首先是以安全带将自己的身体固定住,然后开始对战机的操作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进行检查。

在确认了飞机的传动、火控和通讯系统一切正常之后,战机便关闭了舱盖――接下来,在得到许可后,斯诺上校依次启动了两台发动机,将油门推到慢车位置……

很快,战机就在发动机的推动下,开始向弹射位置缓缓移动。最后一次检查结束后,弹射正式开始――

接到弹射官全速起飞的信号以后,斯诺上校松开了刹车装置,并且加大油门,举起右手向弹射官敬礼――这个动作表示飞机一切正常,可以弹射。

两台f-414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出了阵阵低沉的咆哮声,橘红色的尾焰形成了两条蔚蓝色的尾焰柱。又是一次“走起”,电磁弹射器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样,用力“推了”舰载机一下。最终,“超级大黄蜂”以每小时270公里的速度,离开了航母甲板,飞入空中。

“sordsan,解除高度限制,祝你好运。”

“sordsan收到,前往集结点charlie-6,完毕。”

注1:此处的“s”并非美国海军的“s”,为“uisaf-steeltalon-ship”,意味“uisaf钢爪部队战舰”<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