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章 卷八233 篇外非剧情-仁和義(1 / 2)

 你如果得到灵感的话可以随便引用其中的话,你可以随便复制,不需要注明来源。(既然谈到仁義,总不能在仁義的文章上计较自己的名声,所以再献出自己一点儿小小的仁義)</p>

一个人做好事时,他不管是论迹不论心,还是论迹也论心。这都不应该涉及到他做的事情是否究竟还算好事这方面。</p>

譬如一个恶人做了一件好事而已,你可以仍旧说他还是恶贯满盈,但你至少不会对这件好事的定义产生困惑。</p>

我们不会困惑到说“这个恶人居然又做了一件坏事”,或者“他做了一件事,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p>

既然我们对于恶人做好事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我们总不能对人们做好事的情况,却还要无端加上一个“他其实是恶人”的前提和设想吧?</p>

而好人也是会变化的,不一定存在着至始至终都论迹不论心,或者至始至终论迹论心的。人性不是死物,不会一成不变。</p>

有的人能力好了,自然可以上升到论迹也论心的地步,哪怕他起初只是论迹不论心。</p>

当他迎来自我的改变,足可说明二者并不冲突。</p>

一个论迹不论心的人不一定会和论迹也论心的人作对或者对立,本不存在矛盾关系。</p>

而一个论迹也论心的人更不可能要求别人也做到这个阶段。</p>

关于仁義,心中有它们二者的是君子,而没有它们的是恶人。但现在有的人已经产生了一种不对自己,却加诸于他人的偏见。</p>

有时候,人们喜欢说一个论迹不论心的人就不是君子,他的心里装着小人思维。</p>

我不这么认为,大家评价谁是一个伪君子之前,应该把伪君子的真正含义搞懂。</p>

古代有的奸贼言而无信,言行不一。他明明说要做好事,说的很大话。结果根本没做,甚至做坏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