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整肃朝堂(1 / 2)

 将报部门改组后,接着就该是六部和督察院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外加督察院的左都御史可以说是外朝的七位最高级别的领导人了,因为内阁大臣虽说是朝廷的核心,但他们其实是属于皇帝的内朝的组成部分的。只不过经过大明两百年的发展,内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宰辅了。

朱友建看了看现在的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除了户部尚书郭厚、礼部尚书来宗道和左都御史房壮丽之外,剩下的四部尚书周应秋、崔呈秀、阎鸣泰和薛凤翔四个,可以说都是魏忠贤的铁杆,是必须要拿下的。不过崔呈秀已经自杀,周应秋也已经被下狱,等待着被问罪。至于阎鸣泰和薛凤翔两个,也已经被罢免了官职,早晚也要被拉清单的。

除去这四个,朱友建翻了翻剩下的三个:郭厚、来宗道和房壮丽的履历以及内阁送来的评语和锦衣卫的调查,发现这三个人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其中房壮丽是刚刚被自己起复才担任左都御史的,不论人家会干的怎么样,自己都不能现在就换人吧,不然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了?

而郭厚可以说是一位能臣,为户部尚书,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候还能将户部打理的井井有条,供给辽东前线各类物资,不得不说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再说来宗道,也是很厉害的一位,天启时就很得天启帝器重,朱友建即位前天启帝还嘱咐他来宗道可堪大用,朱友建看看他也没什么大的恶迹,依附魏忠贤也属迫不得已,所以也就没再追究,让他继续做礼部尚书。

空下来的四部,朱友建先看了看内阁递上来的名单,又翻看了自己之前记录的本子,又和孙承宗、袁可立商议一番,最后才选定了刘鸿训、孙慎行、王永光和徐光启四人。

其中孙慎行和徐光启是朱友建早就定好的,孙慎行虽说也是东林中人,但向来为人刚正不阿,让他做刑部尚书十分合适。而让徐光启这位科学大拿来做工部尚书那是再合适不过,另外朱友建还把宋应星从江西找来了,他此时正因科考失败,在老家服侍母亲。

朱友建通过科举的档案把他给找着了,顺手也给调入工部做个主事。虽说宋应星并非朱友建信王府潜邸的人,也没有从龙之功,但不过是一个正六品的小官,加上这段时间清理阉党之流,人心惶惶的,也就没有人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至于刘鸿训和王永光,也都是可堪大用之人。刘鸿训在历史上曾做到内阁首辅,辅佐崇祯皇帝处理朝政,改革吏治,提拔人才,并且积极支持袁崇焕在辽东的军事行动。而王永光此时正在南京任兵部尚书,曾单骑入军营平定了营内的噪乱,可以说也是位知兵之人。

虽说他也有阉党的嫌疑,但朱友建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兵部尚书这个职位上如今也只有王永光比较合适了,他要是真的不行,那也只能等以后再换了。朱友建相信,有这些人在位,自己想要推行的政策还是能够得到实施和执行的。

而像其它的五寺寺卿以及各部侍郎,朱友建打算等这些尚书们接手之后再进行廷推,毕竟整个朝廷的官员全靠自己去选拔,那可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

不过在这之前,朱友建还要进行论功行赏,像英国公张惟贤、定国公徐希、怀远侯常胤绪等人,在他登基以及诛杀魏忠贤的行动中可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尤其是英国公张惟贤,若非他从中大力帮助,朱友建想要即位,那还不知道要起多少波折呢。

不过张惟贤已经是国公了,爵位已无再晋封的可能,只能在官位上再进行加封,或者加荫其子嗣。按照张惟贤拥立天启崇祯两位皇帝的功劳,其实加封个太师也不过分,但朱友建觉得,这份荣誉还是等他致休之后再给,毕竟纵观之前这两百年的大明王朝,活着时被封为太师的也就四个——李善长、张辅、张居正以及魏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