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帝国动荡 第二十章 广富主义(1 / 2)

汉献帝新传 京流云 14205 字 2019-10-31

 广富主义

(ps:由于最近的理论东西比较多大家看的太累我非常抱歉所以本章免费从这一章之后小说就可以回归到故事中去了而理论的一些铺垫工作已经完成另外今天一章有一万一千字所以今天就没有第二章了希望大家谅解。)

面对马良的疑问刘协没有去回答也不想回答很多事情是很难解释的。

中国曾经有一段时间甚至是数千年里都一直有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那就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5%的人口。

这真的就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吗?刘协深深的问自己这个问题但他很快给予这个问题一个否定的答案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和痛苦的写照。

因为可耕种地面积少而内部长期安定统一人口增长度远快过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对于在战乱后重新建立的新帝国而言只要适当的政策使百姓安定于生产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很快就可以实现农民的温饱和国家的富强。

并且让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强大到无人可以匹敌的地步但是缺乏了进取精神的国民和帝国无法解决他们内在的人口增加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每个人的平均耕地面积就会急剧减少甚至少到无法满足基本的口粮需求这就会产生暴乱。政府镇压暴乱又会增加帝国地负担和百姓的税收这就进一步触了全帝国范围内的暴乱终于有新的统治者诞生在新统治者诞生后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将一切社会问题归罪于前朝地亡国之君。并以他们的无德和无能来解释社会问题。

正是因为刘协清楚地看到这些历史表象问题背后的思路才让决定启用了国子策强迫帝国子民向外移民寻找更加合适的耕种地。

今天地刘协。完全可以不致力于帝国中央国民院和中央治略府的诞生不用制定《大汉帝国**典》不用强制推广新经济政策也不用对外开拓更不用竭尽所能得让《大汉帝国新银税制》通过甚至没有必要推广新技术改革。

他甚至不用做任何事情他都可以让帝国的王朝继续延续几百年而他也会毫无疑问的成为一代明君。

问题是这样没有任何前进的帝国对于大汉和华夏民族而言她真的有什么帮助吗。真的能够使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实现蜕变吗真的能使华夏人永远不沦为他人的俘虏吗?

刘协这样用心的推广一个并不十分适合现行生产力关系得社会上层建筑硬性推广帝国内部新技术地改革所希望实现的就是彻底推动大汉帝国和整个华夏民族走上一条永久强盛的道路。

以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占据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人口这是新的大汉帝国永远不希望生的事情因为土地面积少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华夏民族不得不用尽一切精力去耕种土地在已有的土地上不停地追求高亩产。细耕细种并不是完全和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中华民族勤劳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越性的体现恰恰相反它掩盖了中华民族安逸求宁宁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愿意开拓境外领土的特性它掩盖了各朝封建政府保守和害怕新兴阶级的无能掩盖了一个民族真正的悲哀。

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真的就那么难以实现吗。中国的小农经济真地就是中国最真实的状态吗?

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一直黑暗了一千多年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生产能力才有质的提升其后才有了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纺纱机。而珍妮纺纱机就真的很先进吗看过珍妮纺纱机地人都知道。实际上珍妮纺纱机地真正先进地方只有一点那就是从水平纺纱变革为立式纺纱。

英国人用了三个世纪才摸索出这个变革却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将立式纺纱机从原有单机三锭提升到单机三百锭将纺纱业地生产效率提升了一百倍。

所以说历史和经济的变革是有其社会基础的但生产力的提升通常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变革导致的这是社会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偶然。

大汉帝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现象让刘协坚定了一个认识那就是中国小农社会经济并不是古代中国唯一的社会状态她是封建统治集团保守主力的产物一旦统治集团提前转变为新兴阶级并且为了自己和新兴阶级的利益不断出来新的律法确保新兴集团的利益落后而保守的中国就不会再存在了。

从景山基社开始大汉帝国的皇室集团就已经优先进入了新兴阶级而大汉帝国的官僚集团则在帝国的扶持下抢先一步进入了新兴阶级这就是帝国现在变革越来越容易的基础也是帝国从商社出现之后开始迅加膨胀的根本原因。

当社会原有统治阶级在政策的强制推行下被迫进入新兴阶级并从中获利从而触了大汉帝国新经济集团和平掌权的契机。

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曾经有过这样的历史重来没有过所以美国经济历史和欧洲经济历史都已经不能成为现阶段大汉帝国展的参照物。

从大汉帝国开始强制出现商社到最终演化出大规模的商社。这是一个逆历史地行为大汉帝国建立国家银行也是逆历史的行为强制推行现代货币体制也是逆历史的行为甚至从大规模推广翻车和钟表齿轮工艺的展强制执行国民院制度和皇、法两权分离都是逆历史的行为。

刘协知道自己三十年来一系列强制法令和新政体地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基础是帝国经济的稳定而这个稳定先取决于早年的荆州细耕细种体制在荆州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地时候适时的引入了农场经济和商社经济。按正常的历史进程自然的走下去展到农场经济和商社经济这或许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可在刘协的操控和强制扶持下新经济体制终于体现了他的优越性为大汉帝国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培养了一大批新生经济获利者和其利益集团。

各地学府的成立和新技术的不断刺激包括帝国强制地扶持和大面积对外掠夺使本来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新经济利益集团的积累过程迅缩短。在短短二十年后他们就开始追求更大的利益甚至在刘协的执意扶持下依靠刘协手中的军权和平的夺过国家的立法权。

刘协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没有强制使新政策跳过现阶段经济水平过多层次而是只跳半步其内在地思路就是永远比历史快半步而不是一步。这是刘协三十年不断改革中最精妙的一点那就是掐住新利益集团的潜在需求提前改革不让生产力受到制约。

在刘协执政的三十年内大汉帝国的生产力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受到政策的制约就仿佛火车踏上了铁轨一般一直向前加运动并且随着惯性力保持不变。其平均运动度也越来越快而这个惯性力就是刘协不断提前半步颁布的新律法和新兴阶级内在扩大利益的需求。

是的没有必要再去怀疑了刘协告诉自己帝国新时代已经彻底打开曾经是自己一个人用力推开这扇门。可现在。所有地帝国新兴阶级都在和他一起用力推开这扇门。

封建社会跨向资本主义社会最难迈过去的坎有两道。一是社会生产力展水平二是封建君主和统治集团对新兴阶级的压迫如今的大汉帝国已经迈过了这两道坎走向了工业革命但他没有走向纯粹的西方式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中国国情的根基上走向了二元君主制地中央集权民主帝国走向了一种前历史世界(即刘协原生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所处地世界)中完全没有出现过的国家制度这种国家制度存在地根本就是从自然哲学中诞生的道教信仰这种极其特殊的信仰对生产力没有约束作用反而起到了催化作用这种既狂热而又理性的宗教信仰确定了帝国中皇权和法权的和平共处与平衡约制时代。

道教让学者和普通人对自然科学保持了强大而狂热的崇拜和探索精神让帝国子民在保持神秘信仰的同时奠定了对社会公德和法律的尊重意识确立了皇权等同宗教权利和神权的基本思维确定了皇帝非管理者而是保护者的全华夏民族范围内的统一认识。

刘协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整个帝国传输了一种理念——大汉帝国的皇帝并非帝国的拥有者而是帝国的保护者是整个帝国的保护神。

无论是民间还是新兴阶级甚至是皇室内刘协都将这一理念通过行动和立法确定了这一统一意识并力求使皇室也严格明确这一认知接受这种认知。

当整个帝国都明确了这种认识皇室的子嗣就会习惯这种认识当皇室范围内的所有子嗣都接受这一认识帝国的每一代后裔和继任者都会以该认知为自己的责任。

皇室从刘协这一代起就用文字和语言用社会认知和宗教确定了皇室一条永恒不变得铁律只有立志成为帝国的保护神才有资格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因为大汉帝国的皇帝等同于帝国的保护神。

新的《天尊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信奉唯一地神天尊。但不尊大汉帝国皇帝为你的保护者你将失去神的祝福和保护因为唯一的神——天尊已经将保护你的责任托付给你们地皇帝将祝福你们的责任托付给你们的教皇。

刘协开创了新的道教。并追随了该信仰而他地子嗣都活在该信仰之中刘协传授给他的子嗣所有自己的知识唯一隐瞒的就是宗教的真相。因为他坚信只要还有信仰即使失去追求的动力也会坚守信仰的价值和观念因为对于看不清世界真相的人而言拥有信仰就是存活在世界上的唯一底线失去了信仰人生对他们而言就已经失去了意义没有意义的人生。唯一地选择就是肆无忌惮的追求**的**因为他们只有获得**才能满足精神的空虚。

在前历史世界中没有信仰的中国皇帝们他们唯一的追求就是权利和**的刺激这就是中国式悲哀的本源。

刘协希望从自己回到大汉以后在改变历史走向后历史世界的时候这样地大汉帝国永远都有她的信仰。

大汉帝国一切内在精神的改变从道教开始。而一切外在物质的改变从帝国的新经济时代开始。

新经济时代的正式开始是从商社的诞生开始但是这只是开始从华夏二十二年开始帝国的新经济时代才跨上一个快车道刘协清楚如果不再新经济时代完全开始加前不最终瓦解掉南方的密集劳动力种植模式帝国地生产力和新经济的展就会遇到阻碍而这是大汉帝国从刘协掌权三十年来从来没有遭遇到的问题大汉帝国的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在刘协提前半步制定新政策的社会现象下快前进。突然遇到阻碍肯定会使帝国内诞生新的矛盾。

刘协既不希望大汉帝国经济和生产力地展遇到阻碍也不希望帝国内产生新地矛盾他一直以来的思路就是在生产力遇到阻碍前把阻碍物移走在产生新矛盾之前。将问题处理掉。以此确保帝国生产力和经济稳定高地展。

因此刘协终于下定决心对大汉帝国赖以依靠的南方农业模式进行割解。为此他决心向整个大汉帝国推行广田政策为代表的广富主义思想浪潮。

广富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帝国的子民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通过技术改革和个体产值的增加产生更多的赋税和更高的消费能力。

要想让帝国适应新经济的展广富主义必须提前推行针对广富主义的内涵推行广田政策让所有帝国子民平均拥有土地面积和劳动生产工具大幅度增加;推行高薪政策增加帝国雇工和技师数量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推行广镇政策促进农民向城镇涌入降低农业人口;推行同富扶持政策扶持邦联王国和省展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从外部购买廉价米补充国内二十八个州的粮食需求弥补广田政策的结果是单亩产量的下降和内部二十八州粮食总产量的下降由二十八个州向外输出工业产品在帝国二十八州内确定帝国工业革命内部展扩大帝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和外部经济体之间的差距通过农业扶持和低附加值的工业生产移植确保外部邦联国家的税收和购买能力。

广富主义是刘协整个政治生命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它断然否决了西方式的掠夺展模式而走向一个以大汉帝国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中心的稳定和谐的新世界构局。

在广富主义提出的同时为了确保帝国政治体制上的先进和稳定刘协同时计划进一步推行已经存在的民主主义和道德主义思想三大主义是大汉帝国二元君主制中央集权民主帝国的根本思想和立足基础。

民主主义不是华夏文明中在孟子和春秋就是已经提出“为民做主”思想而是帝国提出的大国民思想下的民主精神是只要为帝国做出贡献并遵守法律信仰道教就有权利参与帝国管理的新国民意识也就是说。只要你纳税并遵守帝国地法律信仰道教就有权利参与选举和各种听证会有权利在法院中成为合法证人。有权利参与对违法者的宣判。

为了实现民主主义大汉帝国必须稳步开展民主工作推行国民院制度在各地推行法院制度。推行新的选举制度允许愿意从事帝国管理的子民成立政党以符合帝国需求的利益地执政思想建立不同的政党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举行选举最终以中央国民院过半席位的党派取得为期十年地国家治略权限。

在多党参政制度上刘协一方面希望避免意大利式的个人党导致党派分离和诞生迅缺乏政治基础最终导致政局不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动摇帝国中央集权的特性确保帝国的稳定和团结。他最终决定在帝国内采用三党制即三党轮流执政的模式在国民院席位最多的党派掌握中央治略府确定其三治略公人选席位排在第二的党派退居监察府负责监察执政党的廉政问题对第一大党形成制约席位第三的党派进入中央法院和第一大党、第二大党形成稳定局面地关键少数派党。对第二大党进行制约维持三党的平衡。

最为权利最中心的治略府自然是各党实施参政目标的关键位置那么第一大党独立掌控治略府自然是大势所趋。

可是怎样制定政策和法典才能确保大汉帝国实现三党制呢刘协不免陷入深深的困惑他觉得或许弱化州国民院是一个好办法实行单一的中央国民院。但这样一来新民意识的推广就会遭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