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吞并三韩(上)(2 / 2)

天烽 碧海情深 12462 字 2019-08-28

“银行?”这几个人同时叫了出来。高勇笑了笑解释道:“赵大哥,现在要想新建一座水泥厂要多少钱?”赵胜立刻答道:“从选地到建设厂房、水泥窑再到招募工人开工,大概需要一百五十万钱!”高勇又问陈群:“长文兄,现在每户百姓大概有多少余钱?”

“一般的大概有数千钱!”高勇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看,如果让普通百姓开设水泥厂估计要十几年的时间!而我们官府现在也没有余钱开办。即便鼓励商人,恐怕也没有几家能够开得起。”三个人同时点头表示同意。高勇又道:“不过,如果我们想办法让农户将余钱集中起来,百户就有十几万钱,那要是几千户几万户呢?”

荀-疑惑道:“那又如何让他们把钱集中起来呢?难道靠银行?”高勇肯定地说道:“没错,就是用银行!我们可以凭借官府的名誉开办银行。对于那些将钱存进银行的人,根据钱的多少给与他一定的利息,这个利息就是银行使用这些钱所付出的代价。比如一个人存了一万钱,那么他每个月就可以得到银行付给他10钱利息,作为使用这笔钱地代价。而银行就可以将这些集中起来的钱去借给合乎要求的人开办工厂、或者去作买卖。这个要求就是那个人有自己的财产,比如说他可以用今后五年或者十年的粮食产量,除去自己生活所需的部分后的可以卖得20万钱,那么它就可以用这些将来的生产出来的粮食作抵押从银行借出10~20万的钱,具体就要看银行对于借钱给他是否有利可图。一但出了问题,这个人没有办法还清借款,那么他就必须用以后每年的粮食来偿还自己所借的钱。同样商人也可以借款来扩大它的商业规模。”

“妙啊!主公!这…这…这是如何想出来的!”荀-大喜,他现在正在为缺钱而头疼。高勇看到他们不反对,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就写一份银行条例,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写出来,然后由政务院去办。不过现在刚刚开始还是规模小一些稳妥,先由我们官府开设中央银行向那些商人筹集金钱,看看效果。我想那些商人看到银行有利可图一定会请求让他们也开办,这时长文在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那些条例拿给他们,只有他们完全同意并且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督才允许他们开设银行。”

“是!主公!”高勇转过头对赵胜说道:“赵大哥,云弟和青妹应该快要回来了,好想他们啊!”赵胜也十分的想念,说道:“估计会在五、六月份回来,到时候主公就又多了两员虎将!”高勇看了看窗外,说道:“呵呵,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吃苦。对了赵大哥,甘将军的海军已经有了规模,以后就可以安排船队往东往南航行,由甘将军派战舰保护,我们要尽快开辟到倭以及更南边的航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卖出我们的物品换回我们需要的物资。”

荀-插口道:“文锦,这件事要快点办,我们的存粮已经不多了。而且现在冀州、青州、豫州、兖州由于去年黄巾暴乱,已经出现了饥荒,各地大户开始囤积粮食,导致粮价飞涨。那些活不下去的人都开始向着我们这边迁徙,现在已经收留了五万多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不久就会需要更多的粮食,还有农具、房屋也不够用。如果不是主公想到了银行,只怕我们今年很难过了!”

高勇听到情况如此严重,便跟荀-说了自己考虑许久的想法:“荀大哥,我有件事还是要跟你说,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我打算今年秋收前解决三韩!”

“什么?”三个人同时大惊!这才刚刚结束战斗,又要开打。高勇解释道:“今年是最好的机会,三韩的三万主力被我杀净,现在他们正是虚弱的时候!而我新军刚刚取得大胜,士气高昂,在加上三韩、乌丸、高句丽还有夫余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几个月内连续作战,以有备攻无备,以有心算无心。收复乐浪后,我让赵大哥组织商队到三韩那里购买粮食和盐铁也是为了削弱他们,这样秋收前我们突然进攻,他们便没有时间收割粮食,到时候一旦两军对峙,我们的胜算会更大一些。如果拖延到明年开战的话,对我们将会十分的不利!所以还请荀大哥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筹备军用物资,我争取在两个月内解决战斗!”三个人无话可说,其实他们也明白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不久,高勇写好了银行条例以及中央银行的作用与权利,商人开办银行的权利与义务。还为奉天大学编写了《微观商学》和《宏观商学》两本教材,使得商学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学习商学。此外高勇还根据记忆,写了一个小册子《论钱币的妙用》专门介绍钱币的作用以及官府应当尽量将税收合理得花费出去而不是放在库房里霉烂掉,在书里高勇特别写道增加消费对于发展商业的好处,更是生动地写了一个故事《一枚铜钱的经历》,详细地描绘到:钱币在制造出来后被官府用来购买货物,从而进入商人手中;商人再用钱币购买原料,由此钱币便到了农民手中;而后钱币又被用来购买货物再次进入商人之手;最后商人交税,这枚钱币就又回到了官府的府库,在这个过程中钱币本身没有变,却创造了许多新价值,因此钱币应该进入流通环节而不是在府库睡觉。前两本到还好说,这后一本的面世立时引起了渲染大波,总商会会长钱通立刻在《商报》发表评论表示支持,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举出了例子,更加得佐证了高勇的正确。而《士报》则大肆诋毁,不断地的引用儒家经典来加以驳斥,什么不懈言利、什么独善其身……可都是空谈,没有实据。现在的五郡在高勇的熏陶下只讲求一切用事实说话,对于空谈都嗤之以鼻,结果那《士报》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

半个月后,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由于赵胜的工作做得好,会长钱通带着一大批商人率先存钱,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开始了解银行的运作方式。荀-有了钱立刻加快流民安置以及道路的建设,因为这是高勇特别强调的,为此专门修建了从奉天到提奚、海冥的高速公路。那些商人收到利息后,果然如高勇所料,不久就有商人提出开办银行,政务院就按照既定计划开始五郡商业银行的审批与建设,第一批只审核了王记商业银行与钱通商业银行,这商业两个字是高勇要求加上去的,为的是便于百姓识别。到后来中央银行就专门对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虽然经济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基础还很薄弱,可是高勇为了加快发展也只好用这种方法,这也是为什么高勇非要在今年向三韩开战,其实还是为了钱!

另一方面,军队的训练整编正在加紧进行,地方预备役部队也开始有计划的进行装备。预备役装备相对简单,只有重要部位采用钢甲防护,其余的均采用皮甲,武器有战枪、战刀以及弓弩,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刻上对应的人名,以防止有人进行倒卖。

这样一点点地这个时代开始有了现代制度的雏形,虽然还是很粗糙,基础也很薄弱,可也正在朝着高勇设定的方向前进。

转眼便已经进入到五月,这一天高勇在院内树下休息。苏雪莲悄悄跑了过来,坐到高勇身边,厥着小嘴说道:“今天怎么有时间休息啊?不用去学校?不用去政务院?不用去督军府吗?”高勇听她一连说出这么多地方,知道这是平时看不到自己生气了,埋怨自己没有好好地陪她。高勇有些歉意地说道:“雪莲,我给你唱首歌好吗?”苏雪莲有些惊讶,也还是点了点头。高勇轻声唱道:“坐在你的身边是种满足的体验,看你看的画面,过你过的时间。天也晴了,花也开了,微风也沉醉。虽然你不说话,却也早已万语千言……”唱完就撇下一脸陶醉的苏雪莲急急忙忙地赶到了高顺家里,因为高勇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这就是高顺与张倩儿的婚事,他们之间互相有爱,可就是谁也不捅破那层窗户纸,这都来到辽东三年了,还是老样子,高勇这才决定帮他们一次,这样既可以绑住高顺也可以留住张辽!

高顺虽然是辽东第一大将,可是家里非常的简朴。一个只有四间房的小院,门口也不用士兵站岗,不知道的人肯定会以为这是普通民户的家呢。高勇也不敲门,直接推门而进,看到高顺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自己写的《战术与战役》呢。高顺抬头看到高勇进来急忙起身行军礼,“主公怎么到舍下来了?”

高勇嘿嘿一笑,示意高顺坐下,自己坐到他的对面。看着高顺那严肃的神态,本来怀着的幽默之心也消失得差不多了。“高大哥!我今天来是有要事相商。”高顺很严肃地说道:“请主公明示!”高勇接着说道:“我此来有两件事,一为公,一为私!高大哥想要先听那一件?”“公事要紧,还是先听公事吧!”高勇就是喜欢高顺这种先公后私的操守,察看了四周,起身将门关上,才开始说道:“我打算在今年秋收之前进攻三韩,拿下半岛南端的海港,作为我们今后向南发展的跳板。这件事我已经和政务院说过了,并且要求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高顺没有显出一点的惊讶仿佛早就知道这件事一般,闭目沉思许久才开口道:“三韩的主力已经被我军消灭,但是他们毕竟还有四十余万的人口,带甲不下十万!仅凭我们这几万正在训练的军队胜算不大。”高勇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高将军说得不错,不过如过他们自己先内讧,并且有一方向我们求救呢?”

高顺神情一振,抬头看着高勇问道:“主公有何计策?”高勇笑了笑说到:“高将军还记得战国时的秦国是如何攻取巴蜀的吗?”高顺立刻明白过来,有些兴奋得说道:“好计策!这样一来我们只用很少的兵力就可以办到。不知主公何时开始?”高勇笑着说道:“这件事还要督军府全力去办,看来我们的参谋部和情报部有的忙了!接下来是一件私事,高大哥,今年已经27岁了吧,我想也该娶妻了!”

高顺的脸腾的就红了,吱吱唔唔地说道:“这个,主公大业未成,不敢有此想法!”高勇看到高顺窘迫的样子,心道有门。不过面上却装作很可惜的样子,这样的话又要苦了张倩儿姐姐了。高顺听到张倩儿,脸红得更厉害了,整个一关羽第二!看到高顺的样子高勇心里立刻全部清楚,一把拉起高顺往外就走,说道:“不想后悔就跟我来!”

张倩儿的住处是高勇叫人安排的,就在公园的旁边,与高顺家隔湖相对。

来到张倩儿家的门外,高勇让高顺留在门外藏好。自己敲门,一会张倩儿出来开了门,看到是高勇,就急忙行礼说道:“不知都督来此有失远迎,还望恕罪!”高勇还了礼,说道:“无妨,倩儿姐姐,我今天来是有要事相商。”张倩儿不知何事,就先将高勇让进院内。

坐好后,高勇先开了口:“倩儿姐姐,我想问你一件事。你认为高顺将军为人如何?”张倩儿的脸立刻如天空中的红霞般绯红,低着头扭扭捏捏。高勇知道现在就是关键,继续说道:“其实啊,高顺将军也是十分的喜欢倩儿姐姐,只是……”

“只是什么?”说完后张倩儿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脸尴尬的更红了。高勇心里窃笑,说道:“只是高顺将军不知道倩儿姐姐是如何想的!我看他呀想姐姐想的都快没有心情打仗了!”

“这…大人,你可不要怪罪他呀!”张倩儿急忙为高顺辩解。

高勇装作一脸无奈的样子说道:“我在外流浪时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话:喜欢一个人就要勇敢的说出来,不要等老了之后再去后悔!幸福是要靠自己主动争取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张倩儿呆呆地看着桌子,眼角含着泪默默地念道:“道是无情却有情!”

高勇接着念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小无猜清风里,青梅竹马洞房中!倩儿姐姐,我知道你是喜欢高顺将军的。不如这样好吗,我做媒人,管先生做证婚人。你们挑选吉日成婚吧!”

张倩儿没想到这个小小年纪的大都督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立刻狡辩道:“大人,不可以啊!我是穷苦人家,怕配不上高大哥。他应该娶一个门当户对的……”高勇听到张倩儿说到后来音量渐小更抽泣起来,便仰天大笑豪气冲天地说道:“什么门当户对!什么富贵贫贱!我当它们是狗屎!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从他出生开始就都是平等的!只要真心相爱,只要能够给对方幸福!那就应该在一起,既然相爱又为什么要分开,弄到最后只会让两个人都变得痛苦!倩儿姐姐,我只问你一句话:你到底喜不喜欢高大哥?”张倩儿已经停止了哭声,高勇刚才的一席话让张倩儿心中鼓起了勇气,眼神坚定地说道:“喜欢!”高勇点头道:“那就好!”转身对门外喊道:“高大哥进来吧!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说完夺门而出,丢下两个尴尬的人自己跑掉了。

十天后,高顺将军要举行婚礼的消息传遍了辽东五郡,这是三月大捷后的又一件大喜事。管宁做主婚人,那些文官武将纷纷向高顺道贺。不过这消息让许多相思高顺的少女感到很痛苦,毕竟自己的暗恋对像马上就要结婚了!高勇为了庆祝他们的婚礼甚至宣布释放那些在新昌被俘的三韩俘虏。不过令高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当中大部分居然不愿意走。即使回去的也是想将家里人接过来住,因为高勇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官府给土地,税赋又低,治安又好,比起他们的三韩强了百倍。于是高勇就借这个机会让这些俘虏回去告诉他们的乡亲愿意来的也可以来,这里没有歧视,只要大家肯劳动,就会过上好生活。

几天后,奉天城举行了建城以来最盛大的婚礼,经过高勇批准,当地驻军特别放假一天,允许到城内狂欢。于是奉天城到处是彩灯,到处是笑声,到处是喜气洋洋的人群,到处是鲜花盛开的美景。迎亲队伍所过之处,人们衷心的祝福他们的长胜将军能够继续长胜,祝福那位张倩儿小姐能够获得幸福。

婚宴上,参加的人非常之多,熙熙攘攘的将不大的院子挤得水泄不通,后来不得已只好借用公园的地方摆酒席。高顺平时虽然为人严肃,但是人缘好,待人亲善,所以军内除了战备值班的人来不了外,能来的都来了。特别是张飞和典韦两个酒鬼,这一次得到了许可,无醉不归!那是敞开了喝!张飞左手一个酒坛,右手一个酒坛,喝完这个喝那个……典韦倒是好些,左手一个酒坛,右手一个羊腿,吃一口、喝一口……就连滴酒不粘得高顺也破天荒的喝了一碗,高勇带着苏雪莲和薛兰姐弟也前去祝贺,并且送上了一首诗:美酒飘香惹人醉,鲜花盛开浪漫兴。携手相伴今生路,彼此有爱幸福情!取名为《佳偶天成》!张辽虽然不大却非常的有经验,他帮着接送客人,还要时时的维护秩序。最有意思的就是他竟然将他的同学都给找来,就好像作战一般分为几个小队各司其职。这其中有‘警戒’的,有巡逻的,有带路的,还有送客的。

因为高顺不收彩礼,所以政务院的官员就只好写诗作赋来表达对这对新婚夫妇的祝福,最后汇集成册。高顺接到这样的彩礼心中感动,将这本册子珍藏作为宝贵的财富。可是那些个武官就没有办法了,几个大男人聚在一起憋了一天仍然没有想出办法。最后只好求教戏志才戏参谋。戏志才仅仅说了四个字:“喝酒吃肉!”黄忠最先反应过来,笑道:“对!对!喝酒吃肉!要的就是这份豪情!”

人们狂欢至深夜才渐渐散去。高勇为了让高顺放松一下,就特意放了他一个月的假,好好的陪陪新婚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