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钦差小侯(2 / 2)

“又是你!你怎么闹到这里来了!”正乱间,一位中年人背着手从街后拐角处慢慢走过来。。当走到气死风灯亮光下,他的脸清晰可见。小宝不由一愣,他不是之前那位在客栈里跟白小鱼吵架、后来又气鼓鼓走了的私塾先生么?

可是营兵和李知县见到他都齐声高叫道:“见过总督大人!这人在这里闹事,还私带兵器,请总督大人下令拿下!”

他就是河道总督杨方兴?小宝暗暗叫苦,都怪不长眼睛的白小鱼,莫名其妙就把人得罪了!不过这么位穿得像私塾先生、一身青布棉袍的人就是正二品大员河道总督杨方兴?真是难怪白小鱼看走眼……他眼珠子一转,对白小鱼喝道:“总督大人来了,还不快点把刀收起来?”

白小鱼不敢不听,朝几位兄弟使个眼色,略略将刀尖垂下,只是仍然不敢放松警惕。。

小宝再次喝道:“把刀收起来!杨大人面前有你们撒野的地方?”随即换了张笑脸,对杨方兴拱手道:“都是误会,实在不好意思。我是大清一等忠勇侯魏小宝,奉皇上……”小宝说到这里停了停,朝周围的人努努嘴,意思是当着众人的面不方便说,接着又道:“反正有紧急要务,求大人行个方便。”

杨方兴回想了一番,立刻想起曾在邸报上看到过这位新晋封的一等忠勇侯魏大人,想到这里他更是不屑。。邸报上说的不是很明白,大抵意思是魏小宝在平多尔衮叛时立下大功,被直接越级封为忠勇侯、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据小道消息,传闻他跟建宁是先上船后补票,仗着跟皇帝妹妹的裙带关系才得此高位,实在是一位大清的弄臣、东方朔之流,可能东方朔都比他正直许多、贡献更大呢!再想到之前他的随从白小鱼如此跋扈,杨方兴对小宝更是半点好感都没有,甚至懒得要他出示令牌或者文书证明身份,冷冷地说:“魏额驸要本督行什么方便?当着众人的面说又何妨呢?”

小宝没听出他话里的讽刺寒意,只当补药吃,笑嘻嘻道:“还是总督大人明白事理。小侯要南下,如今黄河实在很难渡,请杨大人用官舰送小侯一程好么?”

杨方兴再次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番,冷着脸拱手道:“本督责在河防,现在正是菜花汛期,本督的座舰还要巡视河防,不是什么私人的座舰!请魏额驸另想办法,恕难从命!”说完对李知县客气地道:“知县大人船上说话。。”便带着李知县径直上了官舰,把小宝干晾在一边理也不理。

“你……”小宝登时气结,他把自己当什么人了!也顾不得泄露秘密南下的钦差使命,高声叫道:“等等!我有圣旨!你敢不听么?”

一听圣旨二字,已经上了官舰的杨方兴顿住脚步,迟疑地回过头来注目小宝。

小宝从怀里摸出顺治的亲笔诏书,再次叫道:“杨大人,你先看了再说好么?”

气死风灯下,大伙都看得明明白白,这封诏书用的是明黄面袱,虽然没见到里面的内容,但看那明黄面袱及格式肯定是圣旨无疑。

杨方兴顿时一惊,赶紧快步走下跳板,跪到河岸上,三呼万岁,恭请圣安。

小宝举着顺治给他的亲笔诏书,扶起杨方兴,凑到他耳朵边上道:“小侯我是秘密钦差,这下可好,被杨大人泄露行踪了。”

杨方兴稳妥起见,伸手接过小宝手里的诏书,打开看了两行便啪地合上,额头不禁淌下冷汗,心里更是七上八下惴惴不安。诏书上说的很清楚,大清一等忠勇侯魏小宝奉密旨南下公干,沿途便宜行事,可以调动官员协助,甚至还能调动大清南疆驻防军队襄助。虽然不知道确切使命是什么,但从他可以调动南疆驻防军队来看绝对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杨方兴暗自责怪自己卤莽,为什么不先问问清楚便先入为主、以貌取人……

正不知道怎么下台阶,小宝却满脸诚恳拱手道:“之前不知道大人的身份,小侯当时也责骂了属下,都怪他们狗眼看人低!请杨总督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小侯在这里再次跟总督大人赔罪。”说着深深弯下腰去朝杨方兴一揖。

杨方兴愣住了,这位钦差魏“小侯”很是礼贤下士嘛,看来传闻也有不确切的时候,光看他如此高位却如此谦虚,只怕之前真的一场误会,何况他急着过黄河也是跟钦差使命有关,还是赶紧请上座舰说话。

他朝魏小宝一拱手道:“下官不敢!请钦差大人上舰详谈。”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