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安禄山之死(1 / 2)

天唐 格鱼 0 字 2021-10-11

 第384章安禄山之死</p>

史思明四万叛军没有费太大的劲儿,就攻占了夏州城和朔方城。朔方守军败退灵州而去。</p>

其实这倒也不是说唐军无能,之所以让史思明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原因在于陇朔的大部分兵力都被张瑄带走平叛勤王而去,而各州军马所欲余寥寥无几,且多是老弱残兵,战斗力严重不足。</p>

史思明占领夏州,正准备按照安禄山的命令,在夏州略事休整然后进攻灵州,突然得到紧急军报:其一,大唐皇帝李亨再次率群臣护军逃离灵州,返回长安。当然,仍旧是打着抗御安禄山叛军的旗号;其二,回纥可汗骨力裴罗亲自率回纥军马五万,镇守灵州外围一线,摆出了一副与灵州张巡共同进退抗拒史思明军马的架势。</p>

“皇帝又跑了?”史思明嘴角一晒,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环视众将狂笑道,“诸位,这唐皇真是扛不住一点风浪,潼关还没丢呢,就放弃长安逃到灵州来;而此番,我等还在夏州,他竟再次逃跑了……这种胆小如鼠的人做皇帝,岂能不令天下人耻笑!”</p>

史思明手下的众将也都纵声狂笑,出口之言,对李亨和这一届的大唐中央朝廷极尽嘲讽。</p>

像这样的皇帝和这样的朝廷,如果不灭不亡,那真是上天不长眼了。</p>

“不过,皇帝虽然跑了,这回纥人倾国之兵助战灵州,张巡手下也纠集了两万兵马,这样看来,灵州也算是一块很难啃下的硬骨头。”史思明摆了摆手,“吐蕃那边也指望不上了,以赤柱现在的力量,能收复吐谷浑故地就算是倾尽全力了,若要进犯陇朔,必被杨涟所败。”</p>

“传本帅的军令,我军暂居夏州休整,等候洛阳大燕皇帝陛下诏令再定行止。”史思明霍然起身,声音冷厉而阴沉。</p>

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手下这四万人都是他的嫡系,他不太可能为了安禄山与灵州的张巡和回纥人死磕,消耗自己的力量。</p>

……</p>

……</p>

虽然史思明的军马停驻夏州没有继续奔袭灵州,但李亨却还是带着满朝文武大臣在李光弼不足两万军马的护卫下,飞速向长安退去。</p>

将一个烂摊子扔给了张巡。而青海和沙柳河一线,抗拒吐蕃人的重担,也就落在了杨涟的身上。</p>

李亨逃往长安,不提。</p>

而张瑄大军镇守潼关,也没有太大的动静,安禄山叛军则龟缩在河南各地,亦没有出兵攻打潼关。整个天下局势,暂时处在了一种异样的死寂氛围中。</p>

不过,在表明的平静背后,蕴藏着诸多危机和杀气腾腾。</p>

洛阳。</p>

本来的大唐东都皇宫,被安禄山占据,成为了这位新登基的大燕皇帝的地盘。</p>

上午时分,原本湛蓝的晴空突然阴霾密布,刮起了凛冽的西北风。洛阳的气温几乎是在短短一个时辰的时间里骤降四五度,呵气成冰。</p>

安禄山站在寝宫里大发雷霆,一脚踢飞了一个美貌妖娆的宫女。</p>

年轻的宫女惨呼着在地上打着滚,安禄山咆哮起来,“闭嘴!给朕拖出去,杖毙,杖毙!”</p>

安禄山的表情非常狰狞可怖,臃肿的身材微微有些颤抖。</p>

这个不幸的宫女马上就被如狼似虎的军卒拖了出去,几棍子就打死。她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都没有弄清楚,她究竟是犯了什么错,触怒了安禄山。</p>

如今的安禄山喜怒无常,已经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程度。</p>

安禄山本来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几乎双目失明,看不清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动辄杖毙。</p>

他称帝后,常居深宫,手下的将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是通过相国严庄转达。严庄虽受宠信,但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p>

</p>

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但却因此挨打最多,怨气也大。</p>

李猪儿见安禄山又发了疯,畏惧地躲在一旁,不敢出声。好在安禄山现在的视力也不太好,根本就看不到李猪儿的存在。</p>

安禄山怒火冲天,在寝宫中走来走去,突然他停下脚步,大喝一声,“李猪儿!”</p>

李猪儿一个激灵,赶紧噗通一声跪拜在地,颤声道,“陛下,小的在这里呢!”</p>

“把段妃和庆恩给朕传来。”安禄山这回倒是也没难为李猪儿,大声道。</p>

“是,小的遵旨。”李猪儿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出宫去唤安禄山宠幸的段妃和段妃生的儿子安庆恩,今年不过才八岁。</p>

李猪儿缩着脖子出了安禄山的寝宫,正要向段妃的宫里跑去,却被站在宫外的严庄和安庆绪给叫住了。</p>

李猪儿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躬身拜了下去,“小的见过殿下和严军师。”</p>

严庄沉默不语,而安庆绪则皱眉道,“李猪儿,陛下可在宫里?你此刻急匆匆出来,要到哪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