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狐府(2 / 2)

列妖图 蜕茧 0 字 2021-10-17

鼠声传来,一道黑鼠将一盏烛台打落,火苗燃烧稻草,火光通红,将这破庙在深夜中照耀的如同晚霞。

鼠声、烛火声、稻草噼啪之声。

庙中身影不为所动,他拾取几枚瓜果,跪坐蒲团上,静静翻卷一卷枯黄文帖。

木门作响,风雪自门外而来,似有一股无形吸力将这身影衣衫翻动,恍惚间香风袭来,烛火明灭,在这风雪之中竟始终不曾熄灭。

“敲门,问语,关门。”

男子默默翻阅文帖,低声笑道:“来者是谁,这三者一样不曾做到,也算是失礼到无个人样了。”

烛火明灭,若有飞虫身影。

始元风雪五六月交替之时最盛,即使寒冬正月或有流萤小虫,但这段时间却绝无可能。

这身影并未回头,他于烛火之下静翻古卷,身后若有脚步踏碎木枝之声。

烛火飘忽,若明若暗。

“万一遇到的是歹人,还要是如这般静诵《礼》《易》,或许就要尸首分离了。”

轻柔之声若飞雪空灵,竟让那静读书卷的身影微微一颤,只是瞬间,却又归于平静。

自庙外风雪中走入的应是一位女子,灯火之下,这身影被通红火光照耀出清秀面孔,眸若清溪,不掺杂质。

烛火之侧,微风轻拂,若有清风翻书之声传来,跪坐在蒲团之上的身影眉头微蹙。

这一阵飘忽之风,竟将他所阅之处打乱,再看那泛黄晦涩的《易》,已至‘大有’卦之上。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既是风来翻书,必定是有缘由的。”

这男子起身,整齐若碧水般的湛青长衫,微整衣冠,却目不斜视,若见神灵般凝望那石塑佛像。

“庙外寒风,硕雪极寒,还望先生容我借宿一晚,待到风雪散去,我自会离去。”

那原本柔魅之声似在瞬间变得庄重得体,被称之为先生的男子面容若有微妙笑意,他轻拂烛火,手掌若有红光散开。

“这并非我的庙,我读的是圣人文帖,并非《金刚》与《般若》,若是愿意,你就算在这里等上个百年也无妨。”

若有惊异之声传来,长裙飘摇,自破庙泥地之上轻拂而过。

一阵清香蔓延至这男子鼻腔之内,幽香近在咫尺,似有无骨柔身慢慢贴近,却若即若离,维持着温热气息的蔓延与释放。

“苦读圣贤书,但要是在这初唐疆域之上没个几亩良田,也算不上真正的读书人,这破庙并非你所有,为何还擅自闯入,都说初唐读书人讲究礼仪,不入无人户,不食嗟来食,我看也不尽然。”

男子沉默,那一本《易》已翻回之前所阅的‘云雷’卦。

他似将身后的柔弱之声置若罔闻,那掌中文帖若有无形吸引力,让他欲罢不能。

烛火映光,庙宇墙壁之上若有窈窕身姿,似被这‘先生’的漠视给惹恼了,这原本嘲弄而略显魅惑之声竟多出几分嗔怒。

“读书人重礼,多次言语,为何不正眼相看。”

‘先生’捏起一枚从佛陀贡品之上偷窃来的瓜果仁,低声道:“无他,非礼勿视罢了。”

风雪若透过庙宇破窗袭来,这男子微微回首,纵然有了充分的准备,却依旧被面前这白皙的面孔所震惊,他微微愣神,旋即笑道:“初唐都城最有名的花魁也无非这般了,只是在这山野破庙之中,竟还有这般姿色,实在难得,实在奇怪。”

幽香扑鼻,书卷翻飞,烛火明灭不定,石塑佛陀若有欢喜之色。

烛光透窗,风雪飞扬,破庙之内,这两道身影似已贴近在一起,却在某一瞬间悄然分离。

昏黄烛火之下,竟有粉色迷雾般的气息蔓延,恍恍惚惚,瞬间隐没庙宇,乃至散至四方,将一切肉眼可见的烛台、黑鼠、稻草,弥陀佛像等尽皆覆入其中。

“先生是读书人,可知晓天底下什么最大。”

“礼。”

男子双眸若有眩晕之态,他昏昏沉沉,却维持着最后一点清明。

“全天下于一位儒的眼中,自然‘礼’最大,但在这破庙之中呢?”

白裙若雪的身影发出柔声疑惑,却不断逼近那几欲晕倒的身影,男子回望那身后的石塑弥陀像,原本一句‘禅’若噎在咽喉之处,难以吐出。

“山野多精怪,难得遇到一人独自进庙的痴傻之人,小书童记住了,这破庙之内唯我最大。”

阴风呼啸,风雪将那木门推开,只是瞬间,石佛之上已有厚重积雪,烛火未灭,那燃烧着的火苗却若个人脸一般,露出诡异的微笑。

白裙女子宽衣解带,从那双腿之间的某一处部位,竟伸出长蛇一般的洁白毛尾,若个扫帚般轻柔拂拭,已将那‘先生’身上的尘埃尽皆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