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古禅(2 / 2)

列妖图 蜕茧 0 字 2021-10-17

暮鸿身后一条触手伸出,如生长双眸般朝着他卷去,这是密林之中的一头怪异生灵,三眼六臂,身下竟如东海怪鱼般生长诸多触手,在大地之上缓缓蠕动,时而卷走路过野兽,一时三刻便已化为脓血。

见到这漆黑触手,福态僧也是眉头微蹙,他并不愿与这初唐精怪有过多交集,口诵佛号,手中鎏金棍打出,将这触手打的轻轻一颤,趁着短暂空隙,若抓小鸡般拎起暮鸿,已是消失迷雾中。

一路之上,皆见触手遍地游荡,凡是有血肉身躯的活物,皆被触手拉扯,而后卷入迷雾中。

阴森的咀嚼之声自迷雾深处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福态僧人已是凝重无比,却死死抓着暮鸿不放,一直到落在古树之上,这僧人才略微安心。

“连我的降魔杵都只是打的那妖魔手臂一颤,想来只是随着本性自主寻找血肉食物,若是真的有与我争夺之心,估计下场也如这山中活物无区别。”

福态僧颇有自知自明,四周已无活物之声,似在那触手滑动四方后,这一片大地之上的活物再无声息,皆被拉扯至迷雾中,仔细凝望自己从生死之间拉扯出的扫地僧,福态和尚露出慈悲状。

“如你所见,不枯禅外皆妖魔横行,初唐气运由此也可见一斑,不如与我回西方,拜入极乐土下,共参禅慧。”

面前僧人双手合十,面容慈悲,尤是那低垂双眸,虔诚自然。

暮鸿心中只是冷笑,那一日虽是被瞌睡虫在耳畔连连吹拂,却不曾忘记这胖僧的声音,当夜封住纱窗月光之人中,必定有这一道温和之声。

“踏入这密林之时太过焦急,且不曾防备有人追来。”

暮鸿沉吟,当白雾涌动时,他胸膛之上的青铜灯火竟摇曳不定,若一团火焰在胸前燃烧,让他恢复清明神智,不然此时也已酣睡不醒,这并非寻常人能够有的手段,平日看这一胖一瘦二僧并无奇异之处,不曾想不显山露水,一旦动手,便三番五次险些让他着道。

西方极乐天土,暮鸿暗自记下这域外之称,却不曾理会身边这慈悲之相的和尚,福态和尚浑然不恼怒,他似知晓暮鸿已看出,也无半分杀意,只是将手中的鎏金棍高高举起,似随时会落在这少年头顶之上。

“四方皆不详生灵,万一有异物到来,我也好第一时间动手,但你我终究同是释宗一脉,若是想要就此离去,还得带上此物防身。”

暮鸿怀疑自己听错,但福态和尚的确是将鎏金棍缓缓放下,自他眼前一直到胸前,似示意他拿走。

福态和尚作慈悲相,目光悲天悯人。

这鎏金棍若金银玉石所打造,即使黑夜无光,四方迷雾覆盖,依旧绽放异样光泽,若纯粹金石,华贵无比。

纵然与释宗修行等无关,就这等器物在初唐也能换上常人的一生富贵。

暮鸿目光一凝,抬手将这鎏金棍抓住,只是一瞬,他面色骤然一变,这鎏金棍竟犹如落地生根般,死死嵌在他手掌之上,任凭如何挣扎,也浑然不动。

福态和尚面容变幻,若古寺佛像般愁苦状,默念几枚字符,暮鸿顿觉得掌中鎏金棍犹如高山般巍峨,散发厚重之意,已是将他手臂死死压在古树上。

其轻重难分辨,当暮鸿有挣脱甩开的念头时,恰如山峰坠落,让他难以动弹,可当这挣脱之念散去,又如一片鸿毛般,似无半分重量,暮鸿脸色连连闪烁,知晓自己与这福态僧差距之大,绝非身躯力量这么简单。

“释宗不仅能渡化妖魔,也能渡化冥顽不灵之人,不知可愿与我回极乐土。”

福态僧抬手欲朝着暮鸿头顶拂去,掌中有无量佛光,五彩祥瑞流转,却让后者感受到极大危险,只是当暮鸿念头一动,手掌之上的鎏金棍骤然沉重无比。

避无可避之时,自迷雾中若有梵唱之声传来。

四周时空似短暂凝固,蚊蝇般的呢喃悄然回荡,暮鸿仔细聆听,竟是一枚枚字符音节。

音节所组成诸多言辞,皆为道道佛经,却毫无作用,暮鸿目灿光辉,已是有所猜测。

“即是不枯禅在如何枯坐死禅,也不可能放任这等儒门宝贝落入他人之手。”

暮鸿等到至此,终是印证了其心中所想,但这诸多音节却无比晦涩,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若要组成一句真正的话语,却要心思灵巧,不断尝试。

“掌中并非高山,只是一镀金木棍,但那沉重之感却极为真实,究竟是禅宗智慧,亦或障眼之法。”

暮鸿若有所思,他见掌中鎏金棍扎根肉掌之内,的确如大树般生出无数枝干,暮鸿看的久了,却忽然发笑,四周一切皆消失,手中鎏金棍更是化为虚无,此时他手托一大树根部,似要极力将这参天古树拔出,面前的福态和尚手托钵盂,其中白雾吐出,已是覆盖四周。

“看来这白雾不仅能让人入眠,还有致幻功效,是一件不错的器物。”

暮鸿自幻境中走出,刚欲逃遁,身后却忽然矗立一道身影,平静如深海,不言不语,这是一位骨瘦如柴的老僧,面容丧气,眼中隐有千百年不曾化开的泪痕。

也不见佛号,也无诵经声,只是抬起手掌一抓,四周大地震动,从这密林东西南北等五方大地深处,皆有一根枯黄通天柱伸出,若在云端看去,则五根通天柱如人之手掌,掌心托起一块巨大泥土,其上有迷雾覆盖,诸多触手生灵缓慢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