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崇的发展,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全方位突进——数遍全国,没有一个县区甚至地市,能做到这样的速度,这样的发展。
光一个城区改造,陈太忠就能扯出物流中心、清阳河水库、武水风景区、疗养院和娃娃鱼养殖做为背书,证明他为什么看好改造效果。
而他没谈到的,卷烟厂和苎麻厂也是一等一的支柱产业,区里搞自备电厂,也是前所未见的创举,尤其是这个行为,会遭遇来自于电业局的极大阻挠。
光是招商引资干得好,这不算本事,农业扶持上,陈太忠也干得相当漂亮,推广大棚技术、小额助农贷款、重建农校、自筹资金搞农业险,以及协调气象局,推出了气象预警服务。
他甚至连环境问题都考虑到了,还跑来了退耕还林。
人才问题也考虑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也是令人眼睛一亮的项目,而且执行得非常彻底——好政策很多,难就难在执行了。
尤其这些政策,并不是关上门说的,区政府大明大方地做出了公告,现在北崇的公告栏,是知名的阳州一景,更有人将其视为老百姓参政议政的典范。
与此同时,急速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常见的治安问题,没错,北崇的综合治理搞得也相当不错,除了大力鼓励见义勇为之外,还搞了协防员制度,并且强调了民兵的训练和应用,以保证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甚至,北崇连自己县区的文化形象都打造出来了——国庆苎麻文化节,强调庆祝新中国成立,也体现出北崇的特色产业。
这文化节前后举办三届,名声已经打出去了,不但有了名声,连实惠都落了——这个小小的县区,宛然已经成为了全国的苎麻交易中心,没去过北崇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苎麻的,而一些有实力的苎麻厂家,更是要在这里设立办事机构。
党委口除了抓综合治理,宣传也能紧跟形势,宣传政策不说,还积极支持双拥工作——北崇的八一献礼节目,也是得了奖的。
更有“迈开脚步动手动脑”这种活动,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掌握一技之长。
还有干部到一线村庄蹲点——这个全国不少地方在搞,但北崇搞得相当有声有色。
至于说应付意外事件,北崇也体现出了充足的应变能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看小贾村泥石流和事件,就能知道了。
工农业并举,同时发展服务业,注重教育和道德建设,实实在在的两个文明一起抓,这种立体化的全速前进,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发展,不是单纯靠跑资金得来的。
北崇的发展资金,最多的是陈太忠合纵连横,招来或者借来的,其次就是倒卖煤炭和苎麻赚了一大笔,最后才轮得上跑政策和跑部。
黄汉祥跟陈太忠联系比较多,是亲眼看着北崇如何一点点地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因为平常时不时地了解,他觉得是顺理成章,没感觉出太多意外,只是认为北崇发展得不错——小家伙不愧是我看重的。
但是他现在返回头去看一看,那除了震撼,剩下的依旧是震撼——这许许多多,只是在短短三年内完成的。
任何一个县区一把手,只要能做到陈太忠所做的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这业绩就足够往上走了,但问题是,有太多人,连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都做不到。
当然,这样的发展中,有些小瑕疵也是正常了,于是黄汉祥鸡蛋里挑骨头,“我还以为,保持北崇的繁荣,要靠失足妇女来实现。”
“这事儿我提前跟您说过了嘛,您也认可了,”陈太忠老大不满意了,“别人有我没有,这个不行,但我保证,北崇不会拿卖肉做卖点……其实这么统一管理,上面真要禁的话,北崇是第一个能禁掉的。”
“反正你有的是借口,”黄汉祥其实就是调戏这货一下,没想到小家伙还挺理直气壮,于是再次瞬移,“你搞的那个老百姓补贴,根本就是村长嘛,哪里像个区长?”
“我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陈太忠在觉得自己做得正确的时候,从来不怕跟人叫真,“您可能知道,凤凰红山有个村子叫东临水,我在那儿做过村长助理……”
“你不用说了,我知道,凤凰的脱贫村典型,”黄汉祥一摆手,别看他身居京城,老家的那点事儿,有的是人跟他说,“殷放还当是他的成绩……无聊。”
“这就是了,我只是想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这有错吗?”陈太忠据理力争,“只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能上去,说我是大一号的村长……我认了!”
黄汉祥轻叹一声,不再说话,正好这时,旁边有人递过来烤好的雪茄,他吸一口之后,才又发话,“可惜你这个经验,不具备推广性……我说,你该炒鸡蛋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