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的一般雨情,往往不会报给朝廷。</p>
这也可以理解,那个年代文书传递,只有两条腿的人和四条腿的马,天南地北的,大家送一趟文书不容易,谁会在上面写“某日,大雨”之类的话。</p>
这是朝廷公文,不是你的日记,能写一句“长风卷地驱炎暑,暴雨翻空送晚凉”,抒发下大好心情。除非你那下暴雨成灾了,需要求援,可以写一句“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p>
公事文书不能杂糅无关紧要的情绪,这是基本的规定。</p>
郁新擦了擦脸上流淌的汗,观察着朱允炆的脸色。</p>
朱允炆看向工部尚书郑赐,问道:“淮河、黄河与各水道,可否承受暴雨?”</p>
郑赐含笑道:“皇上,应无大碍。”</p>
朱允炆皱了皱眉,问道:“如此自信?”</p>
郑赐微微点头,道:“全赖太祖之功。”</p>
朱允炆愣了下,才恍然明白过来,自己是担心过甚,忘记了朱元璋早已帮自己打下了良好基础。</p>
朱元璋虽然杀了很多官员,但他对老百姓是真的好,也清楚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几次亲自视察水道。</p>
如江淮之地的扬州,这里自古乃是繁华之地,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p>
</p>
但在元末乱世,这里有多少人?</p>
嗯,十八户。</p>
你没听错,一个一百四十七万人口的扬州城,只剩下了十八户(后来将这些人住的地方称作十八家巷,一直存在至今),估计下,还不到一百人。</p>
其他的人哪里去了?</p>
被吃掉了。</p>
《明太祖实录》载:“明鉴等既据城,凶暴益甚,日屠城中居民以为食。 ”</p>
元军将领张明鉴几乎把扬州城完完整整地消灭干净。</p>
事实上,悲剧不止是扬州。</p>
元末明初,整个山东、河南、河北,几乎可以说是空无一人,你奔波数百里,能遇到一个活人,那你运气放在后世,绝对是中几个亿彩票的主。</p>
一些城,只剩下了寥寥数人。</p>
那时候的华北大地,满目疮痍,令人心碎。</p>
朱元璋的感叹是:“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p>
大明建国,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起步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吧?</p>
很多人会说,那中原人口怎么多的?三十年就繁华起来了?生孩子也生不了那么快啊……</p>
朱元璋的对策是:</p>
移民,兴农,修水利!</p>
不客气地说,若是诸位身在华北之地,那你自己或身边的亲戚或朋友,他们的祖先,极有可能是山西人(以惊雪来论,惊雪是山东人,在族谱上的祖先便是山西人),而他们来到中原的时间,便是明初。</p>
明初大移民,自山西移民百万人口至中原,自洪武开始,经建文,至永乐结束,长达五十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p>
人有了,便开垦种地。</p>
地有了,那就修水利。</p>
朱元璋是一个基建狂魔,他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谓是不留余地。</p>
自明初开始,至洪武二十八年,动员数十万劳力,在全国各地,疏通了五千多处河道、整治塘堰四万多处、修建堤坝五千多处。</p>
虽然朱元璋的移民政策给当时的山西人带来了极大的情感创伤,但从中华文明的层面来看,山西人的迁移,是有功的。</p>
正是受益于朱元璋的移</p>
民政策,受益于兴农、水利工程,中原之地才可以在短短三十年时间,有了人间气息。</p>
历史上的“永乐盛世”可不只是朱棣的功劳,他老爹打下的底子是绝不容忽视与埋没的。</p>
朱允炆明白过来,原本忧虑阴沉的脸色,逐渐变得缓和,对郑赐道:“太祖之功,在社稷与万民。然江淮、黄河之地,终是重地,一旦发生水患,必会涂炭甚广。着令各地,加强堤坝、河道、塘堰巡查,警戒雨情与水情,不可懈怠。”</p>
郑赐答应下来,但心中却不以为然。</p>
近十年来,也就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出过问题,这些年,倒还算平静。</p>
朱允炆看向户部尚书齐泰,道:“催促地方,加快运粮至京师。此外,让各地农水司局呈报屯粮状况,不足无以抗灾之地,报送各地布政使司,让其优先协调。”</p>
齐泰肃然道:“臣遵旨。”</p>
朱允炆犹然有些不放心,对张显宗道:“朕希望你能去一趟淮安、宿迁、徐州、开封等地,探查黄河河道与周围水道,若需整修,则联当地衙门,先行征调民力及早处置,一应耗费,可后续报送布政使司与朝廷。”</p>
张显宗领命道:“臣遵旨。”</p>
朱允炆起身,走向张显宗,道:“此番要辛苦了,夏汛一定会来,朕将此事托付给你,莫要让朕失望。”</p>
张显宗微微摇头,施礼道:“臣必尽心竭力,为皇上分忧,明日一早便离开京师,前往淮安。”</p>
朱允炆欣慰地看着张显宗,道:“等你归来,朕给你摆庆功宴。”</p>
“谢皇上隆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