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坎水道(2 / 2)

列妖图 蜕茧 0 字 2021-10-17

这白须老道算是执着的,粗略一算,已是第五年见他。

“求文帖《金刚》《般若》《无量心》。”

老道人一甩拂尘,左手捏出个落花手势来,眼眉低垂,若个神仙模样。

“没有。”

少年拒绝的干脆,只是眉宇之间闪过一丝狐疑。

“《金刚》《般若》等都是释宗名篇,你一庙堂之中炼丹长生的道人,求这几是何故?”

老道怡然自得,似早已知晓少年有此一问。

“是贫道记错了,一本《道藏》,一本《大福》,最后一本是《上吉》与《等枯》。”

水珠波纹流转,锦鲤嬉闹。

依稀可见这水珠之中的老者脸色微红,绕是皮厚无比,也略微有所不自然。

“到底是三本还是四本。”

少年盘坐荷叶之上,已有戏谑之色,前几年似也是这番光景,连续四年求书不得,老道早已熟知面前这少年的把戏,目光微微从此人身后那直耸青云的天一阁扫过,老道默念一句福‘生无量’,那水珠已是消失在湖面之上。

“连续四年的铩羽而归,看来还是不知晓其中差距。”

少年将怀中最后一块面饼扔出,已是再无后顾之忧,他盘膝端坐荷叶之上,连掐几个手印,那座下荷叶竟若个参天古树般茁壮而起,眨眼穿透云霄,四方世界皆在这少年眼中,那遁走的水珠也映入眼帘。

天一阁第一层,干涸大地之上有一团水迹蔓延,虽小却隐有碧浪滔天之势,只是将这江河湖海一般的水迹隐在其中,非常人所能不能见。

“今年与去年一样,去年与前年一样,就算你不说,是个初唐子民都晓得惯用葵水道的真人来自何处。”

西方坎位,初唐有一香火鼎盛的道观,为列正西之处,上避朝阳照射,下远离初唐国库金银玉石。

观中唯有一位真人,初唐之内唯少数亲贵能见其一面。

荷叶之上的少年冷笑,若是算上这一次,这位初唐庙堂之上极受尊重的坎宫道人便是第五次被他驱赶出去。

荷叶扎根湖中,此时有两条翠绿之色的触须伸出,若个吮吸的大口般落入那缓缓朝着天一阁蔓延的一滩水迹之中。

若吞饮江海,一阵咕咚咕咚之声传来,听得云中之上的少年脸色铁青,这一次似与往年不一样,这道人不知吞去了多少初唐疆域内的江河,一时之间那两根触须竟不曾饮尽。

“你不会前往了南海,将那弥陀坐镇的南海之水引到了你那破烂道观里。”

“口中积德,方有福生无量。”

若是骂上这皮厚老道千万句也未必能让他抬眼看上一次,但若是说那自八辈道祖起便供奉着的山野道观,那是血海深仇一般,少年干干笑着,那一池锦鲤突然骚动起来,一尾尾鱼儿潜入深池之中,竟是不敢露头。

从那天一阁外蔓延的水迹之中竟幻化出一只垂天大手,直挺挺伸入云端,朝着那荷叶之上端坐的身影抓去。

若惊世骇俗的大手在少年眼中已是稀松平常,他若早知如此,低声道:“与去年一样。”

大手不知根源,虽从那天一阁外的水迹之内伸出,但少年心中知晓,若是刨根究底,如此多的水量少说也得是东西南北任一大海中方可调出,似比起上年的确不同,荷叶之上的身影略微沉吟,从怀中摸出一柄修长器物来。

他将此物朝着那碧水所幻化的手掌轻轻一划,空气中竟有阴沉风声传出,这一划似切开了层云,将那大手与之一并斩断。

漫天皆水珠,却不曾坠落,每一颗水珠中皆有一位白须道者盘坐,他神态祥和,一甩拂尘,无数目光皆落在那荷叶之上。

“难道你真的吞了哪一片湖海,东西南北初唐四海都应还在的。”

少年似开玩笑,眼中却颇有几分认真之色,水珠之中的老道充耳不闻,默念福生无量经,那玄妙道音在天一阁外回荡,竟让层云散开,从青天之上浮现出那第九层阁楼。

“到底三本还是四本。”

荷叶坠落,少年似已失去了争斗之心,他从荷叶之上轻轻跃下,顺手捡起一片荷叶之上的面饼,若一夫当关般矗立在那天一阁入口处。

虚空之上,无数水珠聚合为一团,一道人缓缓从中走出,四周却有碧水环绕,一些鱼儿在其中游荡,却被老道一甩拂尘,一并甩入那锦鲤露头的池塘中。

“一本《道藏》,一本《大福》和《上吉》,最后一本是《等枯》与《静卧》。”

老道玄机莫测,口吐春雷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