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暮鸿(2 / 2)

列妖图 蜕茧 0 字 2021-10-17

“不枯禅的坐禅法从不外传,只是清扫落叶时偶见几位高僧盘坐云海高山之上,这才侥幸学到了几分。”

暮鸿喃喃低语,自幼年时来至初唐不枯禅,早在幼年时便已感觉此庙不凡,清扫落叶的几年中,也曾见过不枯禅内有高僧大德能步行至云端山巅,自夕阳坠落时结印吐纳,一呼一吸,皆是禅意奥妙。

“只是手势,不得其法,终究如镜花水月,好看但是无用。”

结印良久,暮鸿微微叹息,他见这传闻历代不枯禅高僧骨体所建造的庙宇,这才心血来潮,只是结果与往常一样,手势准确,但毫无用处。

“金刚印能镇魔,静心印能明心,乘风印能借来四方风,小成则吹起落叶尘埃,大成则吹山崩海。”

暮鸿手扶晶莹砖瓦,喃喃低语,不枯禅每十年讲道一次,一次讲道则百日,他聆听一次,已是知晓这沙门神通。

“也是见过结印便能开山裂石的师兄,只是好生高傲,从来不与人说话。”

暮鸿叹息,掌中阵阵冰凉意,这晶莹砖瓦所建的庙宇的确非凡,原本躁动之心只是瞬间便已清净冰凉,若推云见月,一片明朗。

这少年叹息已尽,转身欲行,这不枯禅若是真正算下来,简直如一方小国般恢弘神妙,寻常人用步行走个十年也未必能到尽头,但这在初唐却也只是极为有限的一片土地,方圆无海,唯有一初唐古城。

“看来以自身见识是找不到那火光落下之处,不若回去扫净落叶,也免得挨骂。”

暮鸿折身,扫尽落叶时已是天明。

“奇怪,平日那愁眉苦脸的老僧怎么不见了。”

每至清晨,则有一老僧前来探查落叶,自暮鸿记事之时,便无一日差池,不止多少年的习惯竟断了,暮鸿心中揣测,已愈发不安。

“那小和尚也没见回来,这是为何。”

暮鸿手持扫帚,呆呆站立,那不枯树上又有木叶坠落,暮鸿身躯一颤,若一场梦境般苏醒,眼前却浮现一颗颤抖的脑袋。

“快醒醒,你怎么睡着了,你可知道昨夜的火光是什么。”

“是人。”

暮鸿宛如从梦中苏醒,他愣神良久,见四周落叶已净,那堆积如山的木叶不知去往何方。

他面露狐疑,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发生何事。

“不是人,是妖魔,不枯禅内多处庙宇的高僧已动了,据说要找出那个家伙。”

小沙弥双手合十,做庄严金刚状,衣衫恰巧随风,颇有几分宗师姿态。

暮鸿失神,道:“那分明是个儒生模样的男子,何来妖魔一说。”

“不枯禅内的高僧说是妖,那自然是妖,别说是什么儒生,哪怕是一株小草,一粒尘埃,甚至哪个不开眼闯入庙宇的凡夫俗子,都能算是妖。”

小沙弥满口胡言,双手散开,扯住暮鸿衣袖道:“先不管妖魔了,且去看下这不枯禅中的老僧究竟如何降妖除魔的,是脱下袈裟拳拳到肉,还是与我一样口吐金莲,劝妖向善。”

连平日那一副送葬苦脸的老僧都已不见,昨夜那火光之中定非寻常。

暮鸿只道那不是妖魔,但究竟为何人,却并不知晓。

“不枯禅内错综复杂,诸多庙宇绵延,我找不到路。”

暮鸿紧跟在小沙弥身后,他与这小和尚自幼相识,在记忆之中,每日也分明是除尘而后回房睡觉的日程,但昨夜只是少许,便已不见了他的踪影。

“自大门进去,每逢一处庙宇便去敲门,但凡是迎客僧不一样的,就是不曾走过的,一样面相的,则换一条路。”

小沙弥念了一声佛陀,暮鸿这才见他僧袍上的尘埃,这少年试探道:“昨夜你是?”

“昨夜运气不好,七八次都是一个迎客僧,好歹身手敏捷,他也不曾伤到我。”